韦贤传(3)

网址 : www.shuzhai.org 时间 : :2013-10-05 整理 : 古诗文网

  (1)淮阳中尉:官名。掌淮阳王国的武职。(2)玄成受诏二句:谓韦玄成参与石渠阁会议。萧望之:本书有其传。(3)永光:汉元帝年号,共五年(前43—前39)。(4)为丞相:韦玄成为相,始于永光二年(前42)。(5)贬黜十年之间:韦玄成自甘露元年(前53)免太常及削爵,至永光二年(前42)为相,为十二年。(6)曰:下文为韦玄成《戒子孙诗》。
  於肃君子,既令厥德(1),仪服此恭,棣棣其则(2)。咨余小子,既德靡逮(3),曾是车服,荒嫚以队(坠)。
  (1)君子:此称其父韦贤。古人称其先人曰君子。(2)棣棣:亦作“逮逮”。雍容娴雅貌。(3)既德靡逮:言德不及其父。逮:及也。
  明明天子,俊德烈烈,不遂我遗,恤我九列(1)。我既兹恤,惟夙惟夜(2),畏忌是申(3),供事磨情。天子我监(鉴)(4),登我三事(5),顾我伤队(坠),爵复我旧。
  (1)九列:九卿之列,谓少府。(2)惟夙惟夜:言早晚自戒。(3)申:言自约束。(4)鉴察也。(5)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
  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1),涟涟孔怀(2)。司直御事(3),我熙我盛(4);群公百僚,我嘉我庆。于异卿士,非同我心(5),三事惟艰,莫我肯矜(6)。赫赫三事,力虽此毕,非我所度,退其罔日(7)。昔我之队(坠),畏不此居,今我度兹,戚戚其惧。
  (1)先后:即先君,指亡父。兹度:居此位(丞相)。(2)涟涟:泪流不止貌。孔怀:十分怀念;缅怀。(3)司直:丞相司直。御事:办事人员。(4)熙:兴也。我熙我盛:意谓以我复爵为光耀门楣之事。(5)于异卿士,非同我心:谓卿士与自己的想法不一。(6)三事惟艰,莫我肯矜:谓身居相位而怕不能胜任。(7)退其罔日:言贬退无日。(8)戚戚:忧惧貌。
  嗟我后人,命其靡常(1),靖享尔位(2),瞻仰靡荒(3)。慎尔会同,戒尔车服,无惰尔仪,以保尔域(4)。尔无我视,不慎不整;我之此复(5),惟禄之幸(6)。於戏(呜呼)后人,惟隶惟栗(7)。无忝显祖,以蕃汉室!
  (1)命其靡常:言天命无常。(2)靖:谋也。享:当也。(3)靡:不也。荒:荒怠。(4)域:指封邑。(5)复:言复爵位。(6)幸:幸运。(7)肃:恭敬。栗:戒惧。
  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建昭三年薨(1),谥曰共侯。初,贤以昭帝时徒平陵(2),玄成别徙杜陵(3),病且死,因使者自白曰:“不胜父子恩,愿乞骸骨,归葬父墓。”上许焉。
  (1)建昭三年:即前36年。(2)平陵:县名。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3)杜陵:县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子顷侯宽嗣。薨,子僖侯育嗣。薨,子节侯沈嗣。自贤传国至玄孙乃绝。玄成兄高寝令方山子安世历郡守,大鸿胪,长乐卫尉,朝廷称有宰相之器,会其病终。而东海太守弘子赏亦明《诗》。哀帝为定陶王时,赏为太傅。哀帝即位。赏以旧恩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列为三公(1),赐爵关内侯,食邑千户,亦年八十余,以寿终。宗族至吏二千石者十余人。
  (1)为:疑作“于”(宋祁说)。
  初,高祖时,令诸侯王都皆立太上皇庙。至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尊孝文庙为太宗庙,行所尝幸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至宣帝本始二年(1),复尊孝武庙为世宗庙,行所巡狩亦立焉。凡祖宗庙在郡国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2)。而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3),并为百七十六。又园中各有寝、便殿(4)。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又月一游衣冠(5)。而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孝文太后、孝昭太昭、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各有寝园(6),与诸帝合,凡三十所。一岁祠,上食二万四千四百五十五,用卫士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乐人万二千一百四十七,养牺牲卒不在数中。
  (1)本始二年:前72年。(2)合百六十七所:宗庙之总数。(3)太上皇:汉高祖刘邦之父。悼皇考:宣帝之父,即史皇孙。(4)寝:陵上正殿。便殿:寝侧之别殿。(5)游衣冠:先帝衣冠,每月出游一次。(6)昭灵后:高祖母,见《高帝纪》。武哀王:高祖兄伯。昭哀后:高祖姐,见本书《吕后纪》。卫思后:戾太子母。戾后:即史良娣,见本书《宣帝纪》、《武五子传》。
  至元帝时,贡禹奏言:“古者天子七庙,今孝惠、孝景庙皆亲尽,宜毁。及郡国庙不应古礼,宜正定。”天子是其议,未及施行而禹卒。永光四年(1),乃下诏先议罢郡国庙,曰:“朕闻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事制宜。往者天下初定,远方未宾,因尝所亲以立宗庙(2),盖建威销萌(3),一民之至权也(4)。今赖天地之灵,宗庙之福,四方同轨,蛮貊贡职,久遵而不定,令疏远卑贱共承尊祀,殆非皇天祖宗之意,朕甚惧焉。传不云乎?‘吾不与祭,如不祭(5)。’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大夫、博士、议郎议。”丞相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太子太傅严彭祖、少府欧阳地余、谏大夫尹更始等七十人皆曰:“臣闻祭,非自外至者也,繇(由)中出,生于心也(6)。故唯圣人为能飨帝(7),孝子为能飨亲。立庙京师之居,躬亲承事,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尊亲之大义,五帝三王所共,不易之道也。《诗》云:‘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8)。’《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臣等愚以为宗庙在郡国,宜无修,臣请勿复修。”奏可。因罢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
  (1)永光四年:即前40年。(2)亲:谓亲至之处。(3)销萌:消除逆乱之萌生。(4)一民之至权:意谓加强集权。(5)“吾不与祭,如不祭”:见《论语·八佾篇》。与:参与。(6)祭,非自外至者也等句:意谓祭祀在于心诚。(7)飨(xiǎng):祭献。(8)“有来雍雍”等诗句:见《诗经·周颂、雍》。有:语助词。来:指助祭的诸侯等来之时。雍雍:和也。至:指诸侯等来到宗庙。止:语气词。肃肃:敬也。相:助祭之人。辟公:指诸侯。天子:主祭的周王。穆穆:容止端庄貌。
  罢郡国庙后月余,复下诏曰:“盖闻明王制礼,立亲庙四,祖宗之庙,万世不毁,所以明尊祖敬宗,著亲亲也(1)。朕获承祖宗之重,惟大礼未备,战栗恐惧,不敢自专,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大夫、博士议。”玄成等四十四人奏议曰:“《礼》,王者始受命,诸侯始封之君,皆为太祖,以下(2),五庙而迭毁,毁庙之主臧乎太祖(3),五年而再殷祭(4),言一禘一袷也(5)。袷祭者,毁庙与未毁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父为昭,子为穆(6),孙复为昭,古之正礼也。祭义曰:‘王者禘其祖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7)。’言如受命而王,祭天以其祖配(8),而不为立庙,亲尽也。立亲庙四,亲亲也。亲尽而迭毁,亲疏之杀(9),示有终也。周之所以七庙者,以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非有后稷始封,文、武受命之功者,皆当亲尽而毁。成王成二圣之业(10),制礼作乐,功德茂盛,庙犹不世(11),以行为谥而已(12)。《礼》,庙在大门之内,不敢远亲也(13)。臣愚以为高帝受命定天下,宜为帝者太祖之庙,世世不毁,承后属尽者宜毁,今宗庙异处,昭穆不序,宜入就太祖庙而序昭穆如礼。太上皇、孝惠、孝文、孝景庙皆亲尽宜毁,皇考庙亲未尽(14),如故。”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等二十九人以为孝文皇帝除诽谤,去肉刑,躬节俭,不受献,罪人不帮(孥),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绝人类,宾赐长老(15),收恤孤独,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廷尉忠以为孝武皇帝改正朔(16),易服色,攘四夷,宜为世宗之庙。谏大夫尹更始等十八人以为皇考庙上序于昭穆(17),非正礼,宜毁。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韦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