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武王嘉师丹传

网址 : www.shuzhai.org 时间 : :2013-10-06 整理 : 古诗文网
【说明】本传叙述何武、王嘉、师丹等人的事迹。何武,两任刺史,了解下情。为大司空,与丞相孔光议限民名田及奴婢,因外戚丁、傅用事,遂寝不行。后因反对王莽免官。因昌宽之狱见诬,自杀。王嘉,刚直严毅,官至丞相,见哀帝欲封宠臣董贤,上封事切谏,封还诏书。被哀帝借故下狱,乃绝食呕血而死。师丹,哀帝时为大司马,徙大司空,因贫富悬殊,乃建议限民名田及奴婢。以反对傅太后尊号忤旨,为外戚丁、傅诬陷,被罢了官。王莽秉政时,应征诣公车,封义阳侯。《汉书》以此三人皆忠鲠切谏,而终于获祸,合为一传;传末评论,西汉末叶,王莽专政,董贤用事,武、嘉所为,实是“以一蒉障江河”,必然失败。所谓“违俗则危殆”,意思是个人难以挽回大势。言之成理。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1)。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娄(屡)蒙瑞应(2)。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3),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士(4),召见武等于宣室(5)。上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哉!”以褒为待诏(6),武等赐帛罢。
  (1)蜀郡:郡名。治成都(今四川成都)。郫(pí)县:今四川郫县。(2)神爵、五凤:皆汉宣帝年号。神爵共四年(前61—前58)。五凤共四年(前57—前54)。瑞应:吉祥之兆。(3)益州:汉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区约当于今四川及云南、贵州、陕西部分地区,还有缅甸一部分。辩士:才辩之士。王褒:本书卷六十四下有其传。(4)茂异士:秀才异等之士。(5)宣室:殿名。在未央宫中。(6)待诏:官名。本指待诏于金马门。后来对由地方推荐在皇朝任职之人也称待诏。武诣博士受业,治《易》。
  以射策甲科为郎,与翟方进交志相友(1)。光禄勋举四行(2),迁为鄂令(3),坐法免归。
  (1)翟方迸:字子威。本书有其传。(2)光禄勋选四行: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诏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又令光禄勋以此科第选拔郎官。何武以此被选入官。(3)鄠(hù):县名。今陕西户县。
  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武弟显家有市籍(1),租常不入(2),县数负其课(3)。市啬夫求商捕辱显家(4),显怒,欲以吏事中商(5)。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徭)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6),州里闻之皆服焉。
  (1)市籍:商人名册。(2)租常不入:言常不交租。(3)县数负其课:意谓县多次完不成课税任务。(4)市啬夫:属于县吏市掾下的税务人员。求商:姓求名商。(5)中(zhòng):中伤。 (6)卒吏:当作“卒史”。周寿昌曰:“太守有卒史,无卒吏。”
  久之,太仆王音举武贤良方正(1),征对策(2),拜为谏大夫(3),迁扬州刺史(4)。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5),服罪者为亏除(6),免之而已(7);不服,极法奏之,抵罪或至死。
  (1)王音(?—前15):王凤的从弟,王莽的堂叔。贤良方正: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之一。(2)征:征召。(3)谏大夫:官名。掌议论。属郎中令(光禄勋)。(4)扬州:汉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区约当今江西、福建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等地区。(5)露章:谓公开弹劾的奏章。(6)亏:减也。亏除:谓减除其罪状。(7)免:罢官。
  九江太守戴圣(1),《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2),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嘱)郡。圣曰:“后进生何知(3),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得其罪(4),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5),系庐江(6),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武每奏事至京师(7),圣未尝不造门谢恩。
  (1)九江:郡名。治寿春(今安徽寿县)。戴圣:字次君。戴德兄子。曾参加石渠阁会议评定五经同异,删定《礼记》四十九篇,即今《礼记》。世称“小戴”。(2)行治:当作“治行”。(3)后进生:指入仕不久之士。(4)廉:察也。(5)得:捉住。(6)庐江:郡名。汉舒县(在今安徽庐江西南)。(7)奏事至京师:汉代刺史每岁终至京师奏事。
  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1),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学官见诸生(2),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3),出记问垦田顷亩(4),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5)。
  (1)二千石:指郡守、诸侯国相。(2)即:就也。学官:学舍。(3)传舍:驿舍。(4)记:指文书、记事簿等。(5)常:指常规;活动规律。
  初,武为郡吏时,事太守何寿(1)。寿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后寿为大司农,其兄子为庐江长史(2)。时武奏事在邪,寿兄子适在长安,寿为具召武弟显及故人杨覆众等(3),酒酣,见其兄子,曰:“此子扬州长史(4),材能驽下,未尝省见(5)。”显等甚惭,退以谓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6),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显、覆众强之,不得已召见,赐卮酒(7)。岁中,庐江太守举之。其守法见惮如此。
  (1)何寿:何比干之子。扶风平陵人。曾任郡守、廷尉、大司农等。(2)长史:官名。郡太守的属官。汉时边郡有长史,庐江的长史,可能是暂置之官。(3)具:谓酒食之具。(4)扬州长史:谓扬州部内的(庐江)长史。(5)未尝省见:意谓尚未为何武所识拔。(6)方伯:古代一方诸侯之长。(7)赐卮(zhī)酒:赐一卮之酒。
  为刺史五岁,入为丞相司直(1),丞相薛宣敬重之(2)。出为清河太守(3),数岁,坐郡中被灾害什四以上免。久之,大司马曲阳侯王根荐武(4),征为谏大夫。迁兗州刺史(5),入为司隶校尉(6),徙京兆尹(7)。二岁,坐举方正所举者召见槃辟雅拜(8),有司以为诡众虚伪。武坐左迁楚内史(9),迁沛郡太守(10),复入为廷尉(11)。绥和元年(12),御史大夫孔光左迁廷尉(13),武为御史大夫。成帝欲修辟雍(14),通三公官(15),即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武更为大司空,封汜乡侯,食邑千户。汜乡在琅邪不其(16),哀帝初即位,褒赏大臣,更以南阳之博望乡为记乡侯国(17),增邑千户。
  (1)丞相司直:丞相的属官。掌佐丞相举不法。(2)薛宣:字赣君。本书有其传。(3)清河;郡名。治清阳(在今河北清河东南)。(4)王根:(?—前6):字稚卿。王莽的叔父。(5)克州:汉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区约当今山东省西南部及河南省东部。(6)司隶校尉:官名。掌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7)京兆尹:官名。辖区为长安以东地区,治所在长安。(8)槃辟:犹言盘旋。雅拜:完屈一膝的拜礼。(9)楚:诸侯王国名。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内史:官名。掌王国民政。(10)沛郡:郡名。治相县(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11)廷尉:官名。掌刑狱。(12)绥和元年:即公元前8年。(13)孔光:字子夏。本书卷八十一有其传。(14)辟雍:古时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15)通:“建”字之误。三公: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16)琅邪:郡名。治东武(今山东诸城)。不其(jī):县名。在今山东即墨西南。(17)南阳:郡名。治宛县(今河南南阳)。(chōu):县名。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何武,王嘉,师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