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谏(下)·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第十七

作者 :晏婴    时间 : 2014-02-01    整理 : 古诗文网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原文】
  晏子朝,复于景公曰:“朝居严乎?” 公曰:“严居朝,则曷害于治国家哉?” 晏子对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吾谓之喑,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喑,非害国家而如何也!且合升斗之微以满仓廪,合疏缕之绨以成帏幕,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拒而不受者哉!”

 【译文】
    晏子上朝,告诉景公说:“您在朝廷上太傲慢威严了吧?”景公说:“在朝廷上威严一些,对治理国家有什么不好?”晏子答道:“在朝廷上傲慢威严,则臣下不敢说话,臣下不敢说话,则君王什么也听不到了。臣下不言,我称之为哑,君王无所闻,我称之为聋。又聋又哑,不是有害于国家又是什么呢?况且汇合一升一斗的粮食才能装满粮仓,汇合稀疏的纬线才能织成帏幕。大山的高耸,不是只有一块石头,垒积众多石块然后才高大的。治理天下,不是听用一个人的话,当然有听过而不采用的,但哪里有拒绝而不听的呢?”

【繁体原文】
晏子朝,復于景公曰〔一〕:「朝居嚴乎〔二〕?」公曰:「嚴居朝〔三〕,則曷害于治國家哉〔四〕?」晏子對曰:「朝居嚴則下無言,下無言則上無聞矣。下無言則吾謂之瘖〔五〕,上無聞則吾謂之聾。聾瘖,非害國家而如何也〔六〕!且合升〈豆斗〉之微以滿倉廩〔七〕,合疏縷之綈以成幃幕〔八〕,大山之高〔九〕,非一石也,累卑然後高,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一十〕,固有受而不用,惡有拒而不受者哉〔一一〕!」

【繁体注释】
  〔一〕 則虞案:說苑正諫無「朝」字,是也。此退朝後之言,苟在朝為此諫,殊失體。此「朝」字蓋沿下文而增。

  〔二〕 孫星衍云:「詩傳:『嚴,威嚴也。』」

  〔三〕 王念孫云:「案『嚴居朝』本作『朝居嚴』,寫者誤倒之耳。上下文皆作『朝居嚴』,此文不當獨異。說苑正諫篇正作『朝居嚴』。」◎則虞案:指海本已乙,當從之。

  〔四〕 則虞案:御覽四百五十五引無「家」字。

  〔五〕 孫星衍云:「說苑作『喑』。」◎盧文弨云:「元刻無『吾』字,說苑正諫篇亦無,下並同。」◎則虞案:子華子晏子問黨篇引亦無二「吾」字,元刻本上「吾」誤「無」,吳勉學本已改。

  〔六〕 盧文弨云「『如』『而』同,舊本衍一『而』字,乃舊人旁注誤入正文,說苑無。」◎俞樾云「按『害』下奪『治』字,『家』下衍『而』字。晏子原文本作『非害治國家如何也』,古『而』『如』通用,『如何』即『而何』。上文『公曰則曷害于治國家哉』,故晏子,言『非害治國家如何也』,明其與治國家有害也。今奪『治』字,則與上語不應,又衍『而』字,則文義複矣,皆由後人臆改。說苑正諫篇作『聾喑則非害治國家如何也』,當據以訂正。」◎則虞案:御覽無「也」字,此「也」亦當讀為「邪」。

  〔七〕 蘇輿云:「音義『〈豆斗〉』作『鼓』,注云:『一本作「〈豆斗〉」,蓋「鼓」字之誤,「鼓」亦量名,說苑作「菽粟」(白帖引作「升斗」)。』」◎黃以周云:『元刻作『升鼓』,凌本同。」◎則虞案:黃說誤。元刻本、活字本、嘉靖本、子彙本、凌本皆作「升豉」,惟黃本、吳本作「鼓」,楊本作「〈豆斗〉」。

  〔八〕 孫星衍云:「『綈』,說苑作『緯』,是『綈』形近『緯』,故訛。」◎黃以周云:「元刻作『綈幕』,音義同。」◎蘇輿云:「拾補作『帷幕』,旁注云:『元刻「〈巾弟〉」似「幃」字』。」◎則虞案:活字本、嘉靖本作「綈」,綿眇閣本、吳勉學本作「帷」。

  〔九〕 則虞案:「大山」,各本及子華子皆作「太山」,說苑正諫篇「高」下有「也」字。

  〔一十〕黃以周云:「元刻作『夫下者』。」◎蘇輿云:「拾補『天下』上有『夫治』二字,注云:『二字脫,當據說苑補。』」◎則虞案:盧補「夫治」二字,是也。子華子問黨篇作「所以治國家天下者,非一士之言也」,即用此。

  〔一一〕則虞案:說苑「受」作「入」。
本文标签: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第十七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yanzi/1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