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杂(上)·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

作者 :晏婴    时间 : 2014-02-10    整理 : 古诗文网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原文及译文

【原文】
景公予鲁君地,山阴数百社,使晏子致之,鲁使子叔昭伯受地,不尽受也。晏子曰:“寡君献地,忠廉也,曷为不尽受?”子叔昭伯曰:“臣受命于君曰:‘诸侯相见,交让,争处其卑,礼之文也;交委多,争受少,行之实也。礼成文于前,行成章于后,交之所以长久也。’且吾闻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吾是以不尽受也。”晏子归报公,公喜笑曰:“鲁君犹若是乎。”晏子曰:“臣闻大国贪于名,小国贪于实,此诸侯之通患也。今鲁处卑而不贪乎尊,辞实而不贪乎多,行廉不为苟得,道义不为苟合,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交,君之道义,殊于世俗,国免于公患。”公曰:“寡人说鲁君,故予之地,今行果若此,吾将使人贺之。”晏子曰:“不!君以欢予之地,而贺其辞,则交不亲,而地不为德矣。”公曰:“善。”于是重鲁之币,毋比诸侯,厚其礼,毋比宾客。君子于鲁,而后明行廉辞地之可为重名也。
   
【译文】
    景公将泰山北面数百个社的土地送给鲁国国君。派晏子送去,鲁国派子服昭伯接受土地。他没有全部收下。晏子说:“我的国君送给你们土地,是忠心无私啊,为什么不全部收下呢?”子服昭伯说:“我得到君王的命令‘:诸侯相见,交往要礼让,争着处在卑下的地位,是礼的外在表现;交往馈赠的要多,争着少受取,是礼的实践。礼节上先有了形式,后有了实践,交往因此能长久。’况且我听?说君子不夺人之爱,不尽享他人的忠心。因此我不能全部收下。”晏子回去报告了景公。景公高兴了,笑着说:“鲁君还这样啊。”晏子说:“我听说大国贪图名声,小国贪图实惠,这是诸侯的通病啊。现在鲁国位处卑下而不贪图尊贵,推辞实惠而不贪图多得,行事廉洁而不做苟得之事,讲道义不做苟合之事,不尽取他人之爱,不尽享他人之忠心,来保全与他国的交情。国君的道义,同世俗不同,国家能免于各国的通病。”景公说:“我喜欢鲁国国君,所以给他土地,现在行事果然这样,我要派人去祝贺。”晏子说:“不!君王因为高兴给他土地,而庆贺他的推辞之举,那么相交就会不亲密,赠送土地也不算有德义了。”景公说:“好。”于是增加给鲁国的赠品,不比照于诸侯,礼节隆重,不比照于宾客的规格。君子对于鲁国,然后才明白行为廉洁辞让赠地可以使国家的名重。

【繁体原文】
  景公使晏子予魯地而魯使不盡受第十八
  景公予魯君地,山陰數百社〔一〕,使晏子致之,魯使子叔昭伯受地〔二〕,不盡受也。晏子曰:「寡君獻地,忠廉也,曷為不盡受?」子叔昭伯曰:「臣受命于君曰:『諸侯相見,交讓,爭處其卑,禮之文也〔三〕;交委多,爭受少,行之實也〔四〕。禮成文于前,行成章于後〔五〕,交之所以長久也。』且吾聞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六〕,吾是以不盡受也。」晏子歸報公,公喜笑曰:「魯君猶若是乎。」晏子曰:「臣聞大國貪于名,小國貪于實,此諸侯之通患也〔七〕。今魯處卑而不貪乎尊,辭實而不貪乎多,行廉不為苟得,道義不為苟合,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交〔八〕,君之道義,殊于世俗,國免于公患。」公曰:「寡人說魯君,故予之地,今行果若此,吾將使人賀之。」晏子曰:「不〔九〕!君以驩予之地,而賀其辭,則交不親,而地不為德矣。」公曰:「善。」于是重魯之幣,毋比諸侯,厚其禮,毋比賓客。君子于魯,而後明行廉辭地之可為重名也。

【繁体注释】
  〔一〕 孫星衍云:「蓋泰山之陰也。史記集解賈逵曰:『二十五家為一社。』」

  〔二〕 孫星衍云:「左傳昭十六年有子服昭伯,杜預注:『惠伯之子子服回也。』疑即此人。」

  〔三〕 則虞案:「讓」下疑奪「尊」字,「交讓尊」,君子自卑而尊人也。

  〔四〕 則虞案:「受」下疑奪「其」字,「爭受其少」,與上「爭處其卑」對文。

  〔五〕 則虞案:「禮之文」「行之實」對文,此承上來,「章」疑「實」字之訛。

  〔六〕 則虞案:兩語見曲禮上。又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不絕人之歡,不盡人之禮。」

  〔七〕 孫星衍云:「『通』,一本作『公』,按下文亦作『公患』。」◎黃以周云:「元刻作『公』,凌本同。」◎則虞案:楊本同,吳勉學本作「通」。

  〔八〕 則虞案:此亦用曲禮文。

  〔九〕 于鬯云:「『不』下當脫『可』字,一云『不』讀『否』,然恐非。」
本文标签: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yanzi/1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