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问(下)·景公问国如何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

作者 :晏婴    时间 : 2014-02-07    整理 : 古诗文网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景公问国如何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原文及译文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国如何则可谓安矣?”晏子对曰:“下无讳言,官无怨治;通人不华,穷民不怨;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上有礼于士,下有恩于民;地博不兼小,兵彊不劫弱;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国家怎样才能叫做安定?”晏子回答说:“百姓没有顾忌敢于直言,官吏没有枉判的官司;显达的人不喧哗,不得志的人不怨恨;高兴时不过度奖赏,忿怒时不过度刑罚;对上有礼于士,对下有恩于百姓;土地广大而不去兼并地狭之国,军队强大而不侵夺弱小之国;百姓在内安定于他的政治,外面的人归服于他的仁义。这就可以称为安定了。”

【繁体原文】
景公問晏子曰:「國如何則可謂安矣?」晏子對曰:「下無諱言,官無怨治〔一〕;通人不華〔二〕,窮民不怨;喜樂無羨賞,忿怒無羨刑;上有禮于士,下有恩于民;地博不兼小,兵彊不劫弱;百姓內安其政,外歸其義:可謂安矣〔三〕。」

【繁体注释】
  〔一〕 文廷式云:「此文疑當作『官無諱言,下無怨治』。老子曰『國多忌諱而民彌貧』,『諱言』自當指在官者言之。又下文晏子對吳王曰『民無怨治』,『怨治』自當屬在下者言之。傳者誤易耳(雜篇有『民無諱言』語,對君上好善言之,蓋臣民通稱也)。」◎劉師培補釋云:「『怨』亦讀為『宛』字,與『蘊』同。猶言『無鬱積不通之治』也。下文『窮民無怨』,猶言『窮民無所鬱結』也。下節『民無怨治』『民多怨治』亦然,兩『民』字疑當作『官』。本書『蘊』多作『怨』,如諫上篇『外無怨治』,王已讀為『蘊』,雜下『怨利生孽』,左傳昭十年作『蘊』,均其證也。」
  〔二〕 劉師培補釋云:「黃本『通』作『道』,上方校語云:『或作「通」。』」
  〔三〕 陶鴻慶云:「『外歸其義』上當有『諸侯』二字,本書以『諸侯』『百姓』對文者多矣。『百姓內安其政』,承上『上有禮於士,下有恩於民』而言;『諸侯外歸其義』,承上『地博不兼小,兵彊不劫弱』而言。問上第五章云:『於是卑辭重幣,而諸侯附;輕罪省功,而百姓親。』義與此同。」
本文标签:景公问国如何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景公问国如何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yanzi/1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