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丽辞卷三十五(2)

作者 : 刘勰    时间 : 2013-11-06 整理 : 古诗文网

【原文】
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①为易,事对为难,反对②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③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长卿上林赋云:“修容乎礼园④,翱翔乎书圃⑤。”此言对之类也;宋玉神女赋⑥云:“毛嫱障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此事对之类也;仲宣登楼云:“钟仪幽而楚奏,庄舄显而越吟。”此反对之类也;孟阳七哀云:“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此正对之类也。凡偶辞胸臆,言对所以为易也;征人之学,事对所以为难也;幽显同志,反对所以为优也;并贵共心⑦,正对所以为劣也。又以事对,各有反正,指类而求,万条自昭然矣。张华诗⑧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
【注释】
①言对:文字的对偶。
②反对:意义相反的对偶。
③空辞:指不用典的文辞。
④修容:修饰容仪。礼园:礼仪之园。《礼》是用调整威仪的,即可以修容。
⑤翱翔:浮游,徘徊,指学习《尚书》。圃:园圃,园地。
⑥宋玉:战国时代楚国作家,作有《神女赋》。
⑦并贵共心:也是双关,既指对偶两句表达相同的思想,又指刘邦和刘秀都贵为天子而同样思念家乡。
⑧张华:西晋作家。诗:指张华的《杂诗》。
【译文】
骈俪对偶的体例,大概有四种:言对是容易的,事对是困难的,反对是优,正对是差的。言对,就是对偶的双方都用抽象的言辞而不用事例;事对,就是并列举出人事证验的事实;反对,就是事理相反而又旨趣相合的对偶;正对,就是事实不同而意义相合的对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说:“在礼仪的殿堂上修饰,在书圃之中翱翔飞舞。”这就是属于言对这一类。宋玉的《神女赋》中说:“美女毛嫱用袖遮着脸蛋,自愧不够标准;美人西施以手掩着面庞,相比没有光彩。”这是事对这一类。王粲的《登楼赋》说:“楚人钟仪被晋国幽禁为囚,仍然弹奏楚国的音乐;越人庄舄在楚国做大官,犹尚吟咏越国的歌曲。”这是反对这一类的。张载的《七哀诗》说:“汉高祖怀念家乡的枌榆社,光武帝思念故乡的白水县。”这就是正对这一类的例子。只要把心里话组成对偶就行,这就是言对之所以容易的原因;事对要考验一个人的学问,所以它就比较困难;钟仪和庄舄虽然一个幽囚一个显达,但他们不忘故国的志气却是相同的,所以反对是好的。汉高祖和光武帝都很荣贵,思念家乡的感情也相同,所以说正对是差的。事对也有正对和反对的区别,按照各类来考求,各种各样的对偶自然看得清楚明白了。张华的《杂诗》说:“远游的大雁比翼飞翔,归去的鸿雁连翅而飞。”刘琨的《重赠卢谌诗》说:“孔子听晓捕获到了麒麟很悲伤,孔子听说在西郊狩猎到了麒麟而哭泣。”像这类意思重复的句子,就是对句中重复多余的部分。
【原文】
是以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事对所先,务在允当。若两事相配,而优劣不均,是骥在左骖,驽①为右服也。若夫事或孤立,莫与相偶,是夔之一足,趻踔②而行也。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必使理圆事密,联璧③其章,迭用奇偶,节以杂佩④,乃其贵耳。类此而思,理自⑤见也。
【注释】
①驽:劣马。
②趻踔(chěnchuō):跳跃着走。
③璧:环玉。
④杂佩:包括各种不同的佩玉,有各种形式和名称。
⑤自:作“斯”。
【译文】
因此言对是美好的,好在对得精致巧妙;事对是好的,好在用事公允恰当。倘若两件事情相配对偶,而一好一坏优劣不相称,那就像驾车,把千里马套在马车的左边作骖马,把劣马套在马车的右边作服马。至于要是只有孤零零的一件事情,没有可以相配对的,那就像夔只有一只脚一样,只能跳着走路了。倘若文意气势毫无创新之处,文辞缺乏新异的文采,只是些平庸的骈俪之辞,那就只能使人看了昏昏欲睡。因此,一定要使对偶的句子文理圆通,事义周密,像双联的璧玉呈现文采,共同放在一篇文章里。再加上交错地运用奇句和偶句,像用各种佩戴着的玉石来调节它,这才算是可贵的。类似这样去思考,怎样用对偶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本文标签:文心雕龙,丽辞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文心雕龙·丽辞卷三十五(2)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wenxin/1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