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

作者 : 刘勰    时间 : 2013-11-06 整理 : 古诗文网
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

【原文】
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①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②。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③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自论语已前,经无论字;六韬二论,后人追题乎?详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④,释经则与传⑤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行,诠文则与叙引⑥共纪。故议者宜言,说者说语,传者转师⑦,注者主解,赞者明意,评者平理,序者次事,引者胤辞:八名区分,一揆⑧宗论。
【注释】
①伦:理。有条理,有秩序的意思。
②坠:失。
③抑:表谦虚。
④契:合,一致。
⑤传:解释经典的文字,如《尚书传》《春秋左氏传》。
⑥叙:作“序”。序:一种文体,如《毛诗序》。引:引申原文的话,尤引言和前言,也指一种文体,大略如序而稍短简。
⑦转师:转相师传。
⑧揆(kuí):道。一揆:犹一律。
【译文】
圣人先哲经久不变的训导叫做经书,阐述经的意义,叙说道理叫做论文。论,就是有条理的意思;道理讲的有条理而没有差错,那圣人经书的本意就不会丧失。从前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和当时人的问题时说了许多精妙的话,他死后学生把它们追记编辑起来,谦虚的不敢称经,而称它为《论语》。后来,各种论文的称为论,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在《论语》以前,经书没有用论字作为书名、篇名的。相传姜太公的兵法书《六韬》中有《霸典文论》与《文师武论》二论,这两个论字可能是后人追题的吧。详细观察论文的体裁,分枝条流的品种很多:用来陈述政事的,就与议和说这两种文体一致;用来解释经书意义的,就与传和注的体例参考配合;用来辨析历史的,就与赞和评这两种文体意义一样;用来诠评文章的,就与序和引这两种文体的一致。所以,议,就是要讲得合宜得当;说,就是说话要动听能使人喜悦;传,就是转述老师的学说给后世;注,就是以解释经书的意义为主;赞,就是为了说明意义;评,就是要公平的评论道理;序,就是按次第顺序申说内容;引,就是引申的话。上面所讲的文体虽然有八种名称,但以论述道理为主却是一致的,都可归属于论。
【原文】
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是以庄周齐物①,以论为名;不韦春秋,六论②昭列;至石渠论艺,白虎③讲聚,述圣通经,论家之正体也。及班彪王命,严尤三将④,敷述昭情,善入史体⑤。魏之初霸⑥,术兼名法,傅嘏、王粲⑦,校练名理。迄至正始⑧,务欲守文⑨,何晏之徒,始盛玄论⑩;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11争涂矣。详观兰石之才性,仲宣之去伐12,叔夜之辨声13,太初之本玄,辅嗣之两例14,平叔之二论,并师心15独见,锋颖精密,盖伦之英也。至如李康16运命,同论衡而过之;陆机17辨亡,效过秦而不及,然亦其美矣。
【注释】
①庄周:即庄子。齐物:《庄子》中的一篇。
②六论:《吕氏春秋》中有《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故称“六论”。
③白虎:白虎观,东汉王朝讲经的地方。
④严尤:西汉末王莽的将领。本姓庄,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姓严。三将:《三将军论》,内容是用历史事实讽谏王莽四方用兵,今不存。
⑤史体:和“正体”相对而言。班彪的《王命论》和严尤的《三将军论》。都是通过历史事件或人物来阐明问题。
⑥初霸:即初建王霸之业。
⑦傅嘏(ɡǔ):三国时期魏文学家。王粲:东汉末著名作家。
⑧正始:三国时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公元240~248年)。
⑨守文:原意是帝王受命执政,遵守前代成法;这里比喻写作文章时保守和继承前人的传统。
⑩玄论:即玄学。魏晋时称清谈道家的理论为玄学。
11尼父:孔子字仲尼。
12仲宣,王粲的字。去伐:即王粲的《去伐论》,已不存。
13叔夜:嵇康的字,正始作家。辨声:指《声无哀乐论》。
14辅嗣:王弼的字,三国时期魏学者。两例:指王弼的《易略例》,分为上、下两篇。
15师心:以心为师的意思,指有创见。
16李康:三国时期魏文学家。其《运命论》讲国家的治乱、人的穷达、地位的贵贱是运气、天命、时机等因素决定的。
17陆机:西晋初作家,原是三国吴人。其《辨亡论》主要论述了吴国灭亡的原因。
【译文】

本文标签:文心雕龙,论说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wenxin/1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