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书(12)

网址 : www.shuzhai.org 时间 : :2013-05-06 整理 : 古诗文网

  其后百有余年,而孔子论述六艺<1>。传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禅乎梁父者七十余王矣,其俎豆之礼不章<2>,盖难言之。或问禘之说<3>,孔子曰:“不知。知禘之说,其于天下也视其掌。”《诗》云纣在位<4>,文王受命,政不及泰山。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5>。受周德之洽维成王<6>,成王之封禅则近之矣。及后陪臣执政<7>,季氏旅于泰山<8>,仲尼讥之。

  是时苌弘以方事周灵王<9>,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10>。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

  其后百余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秦始与周合,合而离<11>,五百岁当复合<12>,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13>。”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

  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14>,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其后百一十五年而秦并天下。

  〔注释〕
  <1>六艺:包括礼、乐、射、驭、书、数,参见《周礼·地官·保氏》。 <2>章:同彰。明显、显著。 <3>禘:祭祀仪式中的一种。参见《礼书》注。 <4>“诗”指《诗经》。 <5>崩:天子死称为崩。见《礼记·曲礼》。 <6>爱:于是,因此。 <7>陪臣:诸侯国中的大夫,人天子之国的自称。见《礼论·曲礼》。这里泛指诸侯国的大臣。 <8>旅:祭祀仪式中的一种。祭山为旅。见《尚书·禹贡》“蔡蒙旅平”孔安国注。 <9>方:方术、法术、技术等都称为方。这里指役使鬼神事。梁玉绳《史记志疑》考证说,苌弘事周灵王为误文。此处不取。 <10>射《狸首》:这是古礼中的一种,射时唱《狸首》这首歌曲。由于歌辞中有射诸侯不来朝者的话,而且这种古礼久已不行,苌弘骤又行之,诸侯便污指他是装神弄鬼,欲以方术杀诸侯。对此,如钱大昕等人考之已祥。日·泷川资言认为“狸”读为埋,是“不来”二字的合音。 <11>《索隐》引孟康的话认为秦封为诸侯国以前为周、秦合时,封为诸侯为周、秦分离。 <12>《索隐》说,自周平王始封秦襄公为诸侯,到秦昭王52年(前250)西周君献邑于秦,凡516年为秦、周复合时期。《史记》说“五百岁”,是“举其全数。” <13>《索隐》说:“自昭王灭周之后至始皇元年诛嫪毐,正十七年。” <14>指距太史儋作出以上预言时120年,秦灭周。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1>,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2>。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3>,度以六为名<4>,音上大吕<5>,事统上法<6>。

  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7>,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8>,席用葅稭<9>,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10>,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注释〕
  <1>螾:《集解》引应劭语说:“螾,丘蚓也。黄帝土德,故地见其神。蚓大五六围,长十余文。” <2>《索隐》说:《中候》及《吕氏春秋》皆云“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为赤乌。”火舌化为红色老鸦,周人以为是象征吉祥的符瑞。 <3>五色之中崇尚黑色。上同“尚”。 <4>五行之数: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秦自以为得水德,水数一、六,一不能成变化,便取六为度数,如六寸为符,六尺为步之类。 <5>大吕:十二律之一,于五音为商,于五行属金。按五行生克学说,金能生水。秦以为水德,所以于十二律中崇尚大吕。 <6>《集解》解释说:“水阴,阴主刑杀,故尚法。” <7>蒲车:《索隐》说:“谓蒲裹车轮,恶伤草木。” <8>埽:同“扫”。 <9>葅稭:草与禾稭。《集解》解释说:“应劭曰:‘稭,禾稿也。去其皮以为席’。……晋灼曰:‘葅,藉也。’《索隐》称为茅藉。用茅草与去皮的禾,稭编成席子,用以祭天。 <10>阪(bǎn,板):指山坡。

  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1>,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2>,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3>,祭之必于泽中圆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4>。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5>,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6>。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珪币杂异焉。

  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7>,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8>,为方仙道,形解销化<9>,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示诸侯<10>,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注释〕
  <1>将;语词。 <2>天为阳,异性相引,同性相斥,故说“天好阴”。好,喜好之好。 <3>地为阴,故贵阳。“贵”同“好”。 <4>之罘(fú,浮):山名。 <5>斗入海:回曲峭临海上。《索隐》解释为:“斗绝曲入海也。”斗为回曲貌;绝为峭立貌。 <6>琅邪地属青州,按《天官书》青州在虚、危二宿分野,虚、危于十二次在玄枵之中,于十二辰属子位。旧历以岁星或太岁纪年,起始位置:太岁在子位,顺辰次左转;岁星在丑位,逆辰次右行。由于年名(年的干支名称)与太岁的位置同,太岁自子位开始运行,所以认为琅邪为岁之所始。 <7>终始五德:又称五德终始,是按五行学说推断、或解释王朝递变的学说。认为王朝受天命而兴,必秉受五行之德中的一德,兴灭都取决于五行的生克变化。三代以前为公天下,循五行相生的序列,如太昊(伏牺)为木德,神农为火德,黄帝为土德……,木能生火,火能生土……,所以太昊亡,神农兴;神农亡黄帝兴……。三代后为家天下,以武力相倾夺,世运按五行相克的序列变化,如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为水德、金能克木,火能克金,水能克火,所以商代夏,周代商,秦又代周。 <8>按《索隐》,“最后犹言甚后也。”如此文义不通。若如小颜,刘伯庄解释为人名,一者名为“最后”,殊不可思议;再者前注引裴秀《冀州记》说正伯侨为犍为人,与“皆燕人”不合。因此,释“最后”为“以后”,言羡门高以后的著名士都是燕地人,于理较妥。 <9>道家语,意思是修炼成仙以后,如蝉蜕一样抛弃自己的凡体(尺体),飞升而去。 <10>阴阳主运:同“终始五德之运。”盖五行亦分阴阳,五行迭主运就是阴阳迭用事,所以可以互称。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封禅书,史记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shiji/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