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故事二(4)

网址 : www.shuzhai.org 时间 : :2013-04-28 整理 : 古诗文网

告喝打杖(官员仪仗)
【原文】
三司①、开封府②、外州③长官升厅事④,则有衙吏前导⑤告喝⑥。国朝⑦之制,在禁中⑧唯三官得告⑨:宰相告于中书,翰林学士告于本院,御史告于朝堂⑩。皆用朱衣吏,谓之“三告官”。所经过处,阍吏以梃扣地警众,谓之“打杖子”。两府、亲王,自殿门打至本司及上马处;宣徽使打于本院;三司使、知开封府打于本司。近岁寺监长官亦打,非故事。前宰相赴朝,亦有特旨,许张盖、打杖子者,系临时指挥。执丝梢鞭入内,自三司副使以上;副使唯乘紫丝暖座从入。队长持破木梃,自待制以上。近岁寺监长官持藤杖,非故事也。百官仪范,著令之外,诸家所记,尚有遗者。虽至猥细,亦一时仪物也。

【注释】
①三司:北宋前期最高财政机构,也称计省。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而大权集于皇帝一身。三司的职权是总管全国各地的贡赋和国家的财政。三司的长官是三司使,其权位之重,与执政无殊,号称计相。三司之副长官为三司副使。宋太宗时,罢三司使,另设盐铁、度支、户部三使。宋真宗时,又罢三使,重设三司使一员,另设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北宋前期,全国财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元丰改革官制时虽废三司,有关事务归户部、工部管辖,但是财用大计毕竟不是户部所能尽办,因此,北宋末期又有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分别掌之。宋神宗改制后,宰相实际上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兼任枢密使,又兼管部分军政。这样,宰相重新握有民政、财政和部分军政之权。
②开封府:北宋时负责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地位非常显赫,位于都城东京(后亦称汴京,今河南开封)。在北宋王朝统治的168年当中,曾有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帝王在开封府任过职,并由此登基;北宋时的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曾在开封府任职。由于一批优秀官员在开封府任职期间,树立并弘扬了“公生明”的道德正气,形成了以“廉正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府衙文化”,开封府也因此而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古代官衙。
③外州:京城以外的各州。
④升厅事:古指官员升堂理事。
⑤前导:引路,在前面开路。
⑥告喝:旧时官府内衙役高声吆喝,通报官员驾临。
⑦国朝:说话人所在的朝代,文中指宋朝。
⑧禁中:宫禁之中。
⑨告:告喝。
⑩朝堂:文中指官员聚议之处。
阍(hūn)吏:守门的役吏。
梃:棍棒。
两府:文中指中书省、枢密院两机构的长官。
寺监:古代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特旨:皇帝的特别指令,文中指特许。
指挥:发令调度。
仪范:礼法礼仪,文中指仪仗规则。
著令:著于律令。
猥细:琐细。
仪物:用于礼仪的器物。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梦溪笔谈,故事二,三司使班次,全文,原文,翻译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mengxi/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