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吴均)(3)

作者 : 吴均    时间 : 2013-12-03 22:15:03    整理 : 古诗文网

  ③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④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⑤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⑥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⑦皆生寒树(“寒”: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
  ⑧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⑨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的意思)

省略句
  ⑴“(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⑵“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⑶“(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倒装句
  ⑴后置定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互文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对偶句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鉴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

意境美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特的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czwenyan/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czwenyan/1280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与朱元思书,吴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