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魏徵)(3)

作者 : 书摘天下    时间 : 2013-12-07 19:30:05    整理 : 古诗文网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的连词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五、重点实词
  盖: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下: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地位低下的人。
  当: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
  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⑤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
  ⑥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
  信: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⑤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
  治: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哉: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
  所: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克:①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②然操虽能克绍:战胜。
  ③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
  ④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终:①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
  ②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六、句法
  1、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
  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

七、成语
  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垂拱而治 戒奢以俭

作品赏析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第一段
  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gzwenyan/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gzwenyan/1344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