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孟子)(4)

作者 : 孟子    时间 : 2013-12-05 21:07:08    整理 : 古诗文网

  17、以一服八 服: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 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闻:使动,使……听到
  四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明以(之)教我
  5、及(之)陷于罪
  6、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
  1、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 之
  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 之
  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 何
  4、牛何之(牛之何) 之
  5、然则一羽之不举(然则不举一羽) 之
  6、舆薪之不见 舆薪 见
  7、何以异 何以
  8、未之有也 之有
  状语后置
  1、王坐于堂上(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5、独何与
  6、树之以桑
  五 一词多义
  ⑴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道芷阳间行(取道)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⑵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词,他)
  牛何之(往)
  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⑶舍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放)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
  ⑷诚
  然,诚有百姓者(的确)
  是诚何心也(真的)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gzwenyan/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gzwenyan/13181.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