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乡·春日游

参考翻译

注释

《思帝乡》: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7]  。此调金奁集载温庭筠韦庄词,注越调(无射商)[8]  。词起源于唐,流行于中唐以后,到宋而达极盛。
①陌:田间小路[9]  ,道路[10]  。
②年少:即少年。
③足:程度副词[11]  ,很、非常[10]  。足够,十分。
④风流:举止飘逸,风度潇洒[12]  。洒脱放逸,风雅潇洒[10]  。足风流:够俊俏、多情的[11]  。
⑤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9]  。
⑥拟:是定、准、必的意思,与“打算”的用法不尽相同[11]  。准备,打算[9]  。
⑦将身嫁与:把自己嫁给他[10]  。
⑧休:喜悦,欢乐[10]  。一生休:一辈子就这样罢了[11]  。意谓一生有了依托[12]  。谓一生足矣[13]  。一生满足[10]  。这一辈子就算了。
⑨纵:纵然,即便[9]  。
⑩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即使被他无情无义地休弃了,我也不后悔[11]  。不能羞:意谓不会感到害羞后悔[12]  。即使被遗弃也不在乎 。

白话译文

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风流。我想以身相许嫁给他,一生一世就此休。纵使他薄情无义抛弃我,我也不后悔也不害羞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田问小路上,谁家少年,如此风流?
若能将身嫁与,誓死到白头,纵被无情弃,也不羞。

英文对照

A Stroll in Spring --Wei Zhuang
As I take a stroll in springtime,
My hair is covered with floating apricot blossoms.
Oh, whose son is he, at the yonder roadside,
That perfectly handsome young man?
I wish to marry myself to him, through life,
Even though he might ungratefully desert me,
I would not be ashamed.


(www.shuzhai.org) 更新时间 : 2016-01-09

参考赏析

时代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各种进一步激化,民穷财尽、国力衰弱,战乱绵亘,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前途茫茫、对未来失去信心,多数人为全身远祸得过且过[15-16] ,上层官僚集团和豪商巨贾则征逐秦楼楚馆尽情享乐,一些知识分子也在倚红偎翠中消磨岁月[17]  ,韦庄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参加春试落第,约咸通七年(866)再赴考[18]  ,屡试不第[19]  ,此后黄巢起义时期在南方避乱流寓很久[20]  ,大半生曾到过江南及赣、湘、鄂、蜀等地,过着漂泊的生活[21-22]  。黄巢乱后,中原文士多往归西蜀克保偏安之局,韦庄两度入蜀,后为王建赏识,卜居成都,王建建国称帝后,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治号小康,得以余力从事于文艺,《古今词话》称:“庄有宠人,资质艳丽,兼善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词,强夺去。”韦词牵涉此事者甚多 。

作品赏析

此词开端之“春日游”三字,表面看来原只是极为简单直接的一句叙述而已,然而却已经为后文所写的感情之秾挚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渲染。试想“春日”是何等美好的季节,草木之萌发,昆虫之起蛰,一切都表现了一种生命之觉醒与跃动。而“春日“之后更加一游”字”,则此“春游”之人的春心之欲,随春物以共同萌发及跃动从而可知。而春游所见之万紫千红莺飞蝶舞之景象也就从而可想了。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满头”一句,则外在之春物遂与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层直接的关系,其感染触发之密切乃竟有及身满头之情势矣。“杏”原是春天花树中极为繁盛艳丽的一种,“吹”字虽有花片被风吹落的意思,然而在此一句中却并没有花落春归的哀感,而却表现出一种当繁花开到极盛时,也同时伴随有花片之飞舞的一种更为缤纷盛美的景象。而且“吹”字还可表现出一种活泼撩动的感受,于是游春之人的内心,遂也因之而更增加了一种“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的感受。何况“吹”字之下还加了“满头”二字,则外在景物对人之内心之强烈的引动可知。叙写至此,首二句已经为以后的感情之引发,培养和渲染了足够的气势,于是下面才一泻而出毫无假借地写了“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一个上六下三的九字长句,读起来笔力异常饱满。曰“陌上”,是游春时士女云集之所在;曰“谁家年少”,则表现了期望的真诚与选择的珍重;更加之以“足风流”,是对于美好多情之预想的最高要求。然后继之以“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另一个上六下三的九字长句,与上一句的节奏句式全同,前一句写期望之理想,后一句写自我之奉献,两相呼应,都是前面的六字句以两字为一顿,造成一波三折的气势,然后以一个三字句为总结。曰“足风流”,曰“一生休”,极为有力地表现了意志之坚决与感情之深挚。然后在结尾处写下了“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二句殉身无悔的誓词。韦庄这首小词虽不必有儒家之修养与楚骚之忠爱的用心,然而其所写的用情之态度与殉身之精神,却确实可以引发读者一种深沉的感动与丰美的联想。(叶嘉莹[24-25]  )
这首词写一个少女的青春的热情和她对少男的大胆追求。词的一开头用“杏花吹满头”写出了春光明丽,少女欢快的场面。以下由景转情,情由景生,翩翩少年,使她无限爱慕;最后写出她的誓言,用“无情弃,不能羞”加重这爱的力量,这首词虽是少女单方面的一见钟情,然一个天真烂熳、活泼大胆的形象却异常鲜明,逗人喜爱,她追求爱情与幸福的心理,是那样的炽热感人[26]  。
韦庄所作《思帝乡》共2首,两首在体式上略有变化,所写内容则大致相近,后一首词歌咏少女怀春之情,纯用赋体,直抒胸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极富民歌特色。一些品评对韦庄抒情真率词风的审美意义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种真率大胆的作风原本是民间文学的本色,在北朝乐府民歌中有过突出的表现,也在唐五代敦煌民间词中得到发扬延续。词从民间到了文人手中之后,便慢慢朝向雅化和婉约化的道路迈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韦庄词却一定程度地保留了民间词的一些特色,十分难能可贵[12]  。
这组词中的第二首是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自白,它描写一位天真烂漫、热情大胆的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迫切要求婚姻自由,追求爱情和幸福。词一开端,便展示出一幅春日绚丽的画面:原野上春草萋萋,一片新绿;树上杏花如火,缀满枝头。“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点明时令是早春。就在如画的美景中,一位踏春的少女漫步在小路上,怒绽的杏花,纷纷洒洒落在她头上。“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一位少年公子也进入画面,他也漫步在原野的小路上,虽然少女并不认识他,但他那翩翩风度和飞扬的神采,却深深吸引住了少女的视线,引起了少女的爱慕。少女对少年的爱慕之情全由这一“足”字传出。因而少女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拟”字说明是少女内心的打算。这种执着强烈的爱意,不仅使她要终身相许,嫁给他,而且纵然以后少年公子将她无情地遗弃,她也不悔恨。这里写出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还是在“足”字上做文章,可见少年风流了。至此,犹嫌不够,还以纵然以后被遗弃也不会感到羞耻予以强调,进一步突出了少年风流之甚。通过“休”和“羞”两个字,层层加码地强调一个“足”字。由此足见少年之风流,少女之痴情,表现了不顾一切封建伦常大胆追求纯真爱情的主题。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和清新明朗的笔调,刻画一位天真烂漫、热烈追求爱情、极富个性的少女形象。语言质朴而多情韵,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别开生面。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文人,敢于道出冲破礼教束缚的语词,写出这样明快决绝的佳篇,不能不归之于受民歌的影响。这首词选择的词调与所表达的内容、感情的强度都很相适,它没有那种舒缓悠远的语气,用的是长短错落、声情激越的句式。最后以誓言般的三个字短句作结,显得十分果决干脆,志不可夺。但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由于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纵使刹那间可以爆发出耀眼的火花,若所遇非人也会转眼归于毁灭,以致产生不可设想的悲剧,这是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处境所造成的。(徐育民[27]  )
这首词当与上篇《思帝乡》(云髻坠)同,是韦庄“托为绮词”之作。论者或直从字面解释为“一位女子在游春时对一个风流多情男子的向往和期待。前两句以八个字刻画出女子在融融春光中萌发了追寻意中人的春心;接着作者写出了女子择人而许身的欲望;结句写出了为爱情不惜代价、终身不悔的决心”(徐国良等注析《花间集》)。而若从“自比女性”的角度审视,则小词实际上婉转地传达了作者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抛逐在西蜀一隅,但此心仍属故唐的赤子情怀。首句“春日游”自然是对唐王朝鼎盛局面的期许;二句的风流少年乃是暗喻君王;三句的“妾”即属自比,他是要将终生都托付唐王朝的了,即便如当下的暂被抛别,也是不离不弃——“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态度何等决绝!周乐诗[28]  曾撰文指出:“男性诗文中君臣之遇的关系,便与表现男女感情的各式主题形成对应意义:渴望报效——相思;怀才不遇——美人迟暮;为君王重用——宠幸;受冷落——薄情;遭排挤打击——弃妇。这样的理解,男性作家笔下众多的闺怨诗文便有了着落。”

作品辑评

清人贺裳《皱水轩词筌》评曰: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之类是也。牛峤“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抑亦其次。[3]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赞此词“爽隽如读北朝乐府‘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诸作。”[29]
《古今词统》词评&徐士俊:“死心塌地。”[30]
叶嘉莹《灵溪词说》论韦庄词:“谁家陌上堪相许,从嫁甘拚一世休。终古挚情能似此,楚骚九死谊相侔。”[31]  词中所写虽为男女爱悦之辞,然其倾心相许、至死无休之专注殉身之精神,除感情劲直真切外,更能以深挚感人,直与屈子《离骚》“余心所善,九死未悔”之心志有相通之处;由小可以见大,因微可以知著,佳处即在能以挚情使人感发,此亦为韦庄词之一大特色[32]  。
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作者是一位具有封建思想的文人,敢于道出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词语,写出这样明快的佳篇,不能不归之于学习民歌的结果。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像韦庄这类酣恣淋漓近乎元人北曲的抒情作品,在五代文人词里是很少见的,只有当时的民间词如敦煌曲子等,才有这种风格。这是韦庄词很可注意的一个特点。这首词不掩饰地流露了女子青春的热情,迫切要求恋爱自由。词意质朴大胆,很近民歌。


(www.shuzhai.org/gushi/)

作者简介

韦庄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tangdai/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8009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