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柳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参考翻译

注释
⑴绿烟:指杨柳繁茂如烟的枝条。金穗:金色的嫩枝。吹:一本作“移”。
⑵静婉:即张静婉,为南朝羊侃的宠姬,善歌舞。歌尘起:形容歌声动听,余音绕梁,惊起梁尘。
⑶娇娆:一本作“娇饶”,即董娇饶,为东汉宋子侯《董娇饶》诗中所咏的美女。
⑷羌管:一本作“羌笛”。古代有用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曲:一本作“笛”。[2]
⑸陌:一本作“曲”。
⑹自:一本作“不”。


(www.shuzhai.org) 更新时间 : 2016-04-12

参考赏析

名家评论
《唐诗鼓吹评注》:此自柳线初垂以至柳花飞絮,终一春之事而言之也。首言杨柳初垂,绿烟含穗,时枝尚弱,未胜春风之吹。及花之香则随歌尘而起,影之动则逐舞袖而垂。至于曲吹羌笛,枝啭流莺,杨柳*有不同凡木者矣。若暮春则花白如雪,填满于干门九陌之间,而且飞入宫墙,人莫之觉。其轻盈之态,不足令人爱玩哉!
朱三钖:通首只起二句实写杨柳,余俱用比用兴,曲尽其妙。唐人咏物,必有所托,细玩自知其意。即实咏一物,决不纯用赋体也。(《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
刘学锴:就诗面作解,则首联形容柳丝千条,绿烟金穗,吹拂人面。次联谓风吹柳丝,如静婉之袅舞腰,香随尘起;如娇娆之转舞袖,影伴舞垂。腹联谓羌笛有《折杨柳》曲,而流莺百啭,正栖于柳之高枝。尾联以杨花柳絮或飞入宫墙,或落于九陌作结。此诗若作单纯咏物诗读,实少意味,腹联更上下句不相连贯。但如将“柳”理解为歌舞女子之象喻,则较为含蓄有味。首联形容杨柳千丝拂面,绿烟金穗,若不胜春风之吹拂,此状其“娉娉袅袅”之时,颔联写其歌舞,香随尘起,影伴舞娇。既写其艺,复展其姿。腹联则谓其伴羌笛之曲而歌,如流莺百啭于枝头。尾联则以杨花飘雪,飞过宫墙,喻歌舞女子之征入宫中者。“两自知”者,宫内宫外之歌舞女子各自知,亦从此两不相值也。此解未必即作者本意,然就诗而言,不妨有此一解。(《温庭筠全集校注》)

文学赏析
“题柳”之人应为飞卿本人,题柳、咏柳非其本意,诚如刘学锴先生所言,应是有所寄托的。此诗整体风格纤软柔媚,三四句又引入张静婉、董娇饶,故主旨与女子有关应非妄言。然而“羌管一声何处曲”所吹之曲则未必与《杨柳枝》有必然关系,飞卿或者只借用羌笛悲凉的声色而传递一种哀婉的情绪而已。飞入千门九陌和宫墙之内的当不仅仅是如雪之花,应该还有飞卿所吹奏的哀婉之音。“两自知”的两位主角则应是飞卿与宫墙内某位善歌舞的女子,二人或许有一段恋情,如今却被宫墙阻隔。于是飞卿题柳、吹笛以寄、传惆怅哀婉之思。


(www.shuzhai.org/gushi/)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tangdai/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12539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