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景闲侯者年表(8)

网址 : www.shuzhai.org 时间 : :2013-05-05 整理 : 古诗文网


 (153)“樊”,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济宁市东。 (154)“睢阳”,县名,故治在今河南商丘市城区。 (155)“韩家子”,谓战国时韩国贵族旧家之子。“北地”,郡名,辖境约当今宁夏贺兰山、青铜峡、山水河以东及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治义渠,故地在今甘肃宁县西北。 (156)“元朔”,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公元前一二八年──前一二三年。 (157)“侯辟方有罪”,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蔡辟方“坐搏揜,完为城旦”,也就是因博击他人并夺取财物而判剃去鬓毛,服筑城四年的徒刑。 (158)“管”,邑名,属故市县,故治在今河南郑州市城区。王先谦认为“管”为“菅”之误。菅,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济阳东。 (159)“侯戎奴反”,当是参加吴楚七国发动的叛乱。下“侯偃反”“侯广反”,皆指此事。 (160)“瓜丘”,《汉书·王子侯表》作“氐丘”,似皆误,当从司马贞《索隐》作“斥丘”。斥丘,县名,故治在今河北魏县西北。 (161)“营”,故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营丘山下。一说在今山东昌乐东南,后置县,名“营陵”。 (162)“平”,谥号。 (163)“杨虚”,县名,故治在今山东茌平东北。 (164)“恭侯刘将庐”,本书《齐悼惠王世家》《汉书·诸侯王表》《王子侯表》及《高五王传》皆记其人名“将闾”。将闾后为齐王,死后谥“孝”,此记其谥“恭侯”,显然有误。按,据《汉书·王子侯表》,齐悼惠王子另有名安者封杨丘侯,谥“共”。“共”与“恭”通。《史记》本表无此人,而把他的谥号及“有罪国除”之事记在杨虚侯将庐名下,似有脱误。“杨丘”即“阳丘”,亦县名,故治在今山东章丘西北。 (165)“侯将庐为齐王”,当时文帝分齐地封齐悼惠王子六人为王,齐王仅领一郡之地,辖境约当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较汉初大为缩小。 (166)“有罪国除”,按刘将闾为齐王,共在位十一年,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吴楚七国之乱时,齐国没有参加叛乱,胶西、菑川、济南三国以兵围齐,情势危急,刘将闾不得不与三国通谋,尚未定约,汉将栾布、曹寄击破三国兵,将移兵伐齐,刘将闾畏罪自杀。景帝认为他曾同叛军对抗,与三国通谋是迫不得已,并非本意,非但没有追究罪名,而且予以谥号,立其太子寿为齐王。文帝前十六年“有罪国除”之说不确。据《汉书·王子侯表》,杨丘侯刘安之子偃嗣位后因罪削爵,《史记》此表可能把杨丘侯之事误放在杨虚侯名下。 (167)“朸”,或作“扐”,音lì,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商河东北。 (168)“济南”,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邹平、章丘、济阳及济南市地,都东平陵,故治在今章丘西。济南王刘辟光为吴楚七国之乱的发动者之一,于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兵败自杀。 (169)“安都”,县名,故治在今河北高阳西南。 (170)“侯志为济北王”,济北王刘志后亦参与发动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自杀。 (171)“平昌”,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商河西北。 (172)“卬”,音áng。 (173)“胶西”,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胶河以西高密县及其附近地区,都高密,在今高密西南。胶西王刘卬后亦参与发动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自杀。 (174)“武城”,邑名,即春秋鲁之南武城,汉于其地置南城县,故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175)“菑川”,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淄博市及寿光、益都等县部分地区,都剧县,故治在今寿光南。菑川王刘贤后亦参与发动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自杀。 (176)“白石”,邑名,属安德县,故地在今山东陵县南。 (177)“胶东”,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平度、莱阳、莱西等县及即墨、胶县北部地区,都即墨,故治在今平度东南。胶东王刘雄渠后亦参与发动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自杀。 (178)“波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沶陵”,古地名,疑在今湖北保康、南漳、宜城一带沶水所经地区,确切地点今不可考。“沶”,音yí。 (179)“阳陵君”,魏驷何以封阳陵君,今不可考。“阳陵”,当系地名,但非汉景帝所葬之阳陵,确切地点亦不可考。 (180)“南(图片字)”,地名 ,今不可考。“(图片字)”,音zhēn。 (181)“信平”,地名,今不可考。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惠景闲侯者年表,史记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shiji/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