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翻译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译文】
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
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
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www.shuzhai.org) 更新时间 : 2016-02-19

参考赏析

赏析

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有一段时间曾经滞留在夔州(现四川奉节)的西阁,此诗就是在那儿写的.那时他不仅远离亲人,孤独,寂寞,而且穷困多病,前途渺茫.在这种情况下来写诗,那肯定与抒写这些情况有关.
  全诗四联八句,是一首借月自怜之作.一、二两句写残月出山,映入水中,反射而出,照明水楼的景色,同时点明看月的地点.三、四两句分别承接一、二两句,月光如匣镜,承接山吐月;月形如帘钩,承接水明楼.五、六两句贴身用意,月色临头,兔疑发白;月光随身,蟾寒恋裘.对镜(月光)见发,临风(风帘)则寒,又分别承接三、四两句.最后两句点明题旨.诗人揣度嫦娥独处,又正值九秋,无可奈何之情绪,一如诗人之孤独寂寞.可以说全诗看似句句在写月,可实际上却是句句在自怜.他完全是借写月亮来抒写自身的情状.诗人这种伤痛,无人能解,更无人能知,他只好向月亮倾诉,借月写之.写月就是写他自身,这也就是古诗词里头的借景抒情,借物咏怀的一种惯常用的手法.
  总之,全诗写景精切,布局缜密.除首句点明“月”之外,其余各句用“镜”、“钩”、“兔”、“蟾”、“姮娥”以指代残月,或比或兴,反复吟咏,而丝毫不令人感到重复累赘.难怪会被苏轼称赞为绝唱.


(www.shuzhai.org/gushi/)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tangdai/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9504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