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沈如筠

原文

闺怨二首①
其一
雁尽书难寄②,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③。
其二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④。
何言幽咽所⑤,更作死生分。

参考翻译

注释
①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②“雁尽”句:这里用鸿雁传书的事典。
③流照:光辉照射。伏波营: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有功,封新息侯。这里代指征人所在的军营。
④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⑤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白话译文

其一
大雁已飞尽书信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但愿追随那孤独的月影,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其二
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
在分手的地方还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www.shuzhai.org) 更新时间 : 2016-04-21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根据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考证,此诗为征南诏而作。

文学赏析
这组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致,一往情深。第一首诗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成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诗一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切。“书难寄”的“难”字,细致地描状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正是这无限思念的愁绪搅得她难以成寐,因此,想象着借助梦境与亲人作短暂的团聚也不可能。“愁多”,表明她感情复杂,不能尽言。正因为“愁多”,“梦”便不成;又因为“梦不成”,则愁绪更“多”。思妇“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同上)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她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了。她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戌守在南方边境。
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的分明。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句写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雁尽书难寄”,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聊以自慰亦复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则在感情上又进了一层,进一步由“愁”而转为写“解愁”,当然,这种幻想,显然是不能成为事实的。这三十层次的安排,就把思妇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腻、真实。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全诗写思妇念远,情真意切而不涉亵昵,直吐心曲却工致自然,虽为短章但韵味深厚,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名家点评
《唐诗正声》:
善于诉情,又善于运古。
《批点唐诗正声》:
上句亦自常语,着下二句便佳胜。
《唐诗解》:
此为征南诏而作,故诗有“伏波”之语,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吴山民曰:运用齐干语佳。
《诗法易简录》:
借月写情,与曲江“思君如满月”之作,可称异曲同工。
《唐人绝句精华》:此亦代征人妇之词。天宝中讨南诏,故用伏波故事。
(www.shuzhai.org/gushi/)

作者简介

沈如筠,唐代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tangdai/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126105.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