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离恨(周邦彦)

作者: 周邦彦    时间 : 2013-11-15  整理 : 古诗文网
《尉迟杯·离恨①》

  作者:周邦彦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烟树②。阴阴淡月笼沙③,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念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④,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注释】

①尉迟杯:词牌名。
②密霭:浓云密雾。
③淡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④冶叶倡条:指歌妓。

【翻译】

  隋堤大路上,天色已晚,茫茫一片雾气迷漫着路旁的柳树。冷冷清清的月光,宛如给大地盖上一层轻轻的沙罩。我再一次住在河桥的深处。画船不知人间情意,只顾一直前行,任苍茫的烟波隔着前路。只等行人喝得大醉,又盖着厚厚的被套,它便载着伤心的离人带走,同时载走了多少的离别之情。想到从前在京师,经常到树林边的亭台楼阁中游玩。青楼中的那些歌女都与我相识。我也看惯了她们的华丽装扮,和她们的动人舞姿。如今我一个人却宿在这小小的渔村水边,漫漫长难以度过,对着一缕青烟,我自言自语。谁知我孤单寂寞,来到我身边与我相伴。

【讲解】

  周邦彦于宋元祜二年(公元1087年)三十二岁时被贬出京,初任庐州(今合肥)教授,这首词大约作于南行的客舟上。上片描绘黄昏及月夜两岸的朦胧隐约的景色,以景手情。下片追念豪华欢乐往事,与观境之孤独凄凉作对比,造成强烈的印象。全诗一境一景,不脱离职。抒情直露,虽显得“朴拙浑厚”,格调却不高。词的上片,“隋堤”五句写薄暮登船之景。“无情”以下用一长句写怨别情绪,由唐人郑仲贤《送别》“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一诗化出,是无理却有情之语。词的下片,换头“因思”三句写京华欢聚之地。“治叶”二句写京华欢聚之人。“如今向”二句,折回眼前,“有何人”二句,以人不念我、我却念人作结,可谓一往情深。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梦魂凝想鸳侣”是未然态,而非已然也。即凝想在梦中看见情人,至于能否做梦,梦中能否见到情人,都是未知的,表现出对情人的思念的痴极之态。抒情极为凄恻深婉。

【赏析】

  此词乃作者宦旅途中所作,抒写词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词之上片写离开汴京时的情景,下片一起抒怀,追忆京华岁月。
  “隋堤路”,是指宋之汴京至淮河一段的水路,因为是隋炀帝所开大运河的一段,故名。“渐日晚,密霭生深树”,写徘徊汴堤而未曾登船之际,但见日色渐渐向晚,浓重的暮霭正从茂密的树林中弥漫开来。
  接下来二句,化用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诗意,写出主人公独自怅望江天,孤寝船上的情景。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这几句写分手时的情景,用的就是借物达意手法。这词写饯别情景是从郑仲贤《送别》诗脱化出来的。王氏所谓“诗意出侧面”,是指诗情借物宣泄,迁怨于物。有情人偏遇着这无情的画舸,它全然不管恋人们难分难舍,将行人连同离恨都载走了。这里迁怨画舸,就是侧写。物本无情,视为有情,以责怪于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恨,是借物达意的一种方式;离恨、离愁是一种感情,都是虚的,然而诗人们却常常化虚为实,将愁恨说成是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这里船载离恨,就是化虚为实。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songci300/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songci300/10802.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本文标签:尉迟杯,离恨,周邦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