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十九

作者 :郦道元    时间 : 2014-01-02    整理 : 古诗文网
水经注 卷十九 渭水
【原文】
田溪水①又北流,注于渭水也。县北有蒙茏渠,上承渭水于郿县②,东迳武功县为成林渠③;东迳县北,亦曰灵轵渠,《河渠书》④以为引堵水。徐广⑤曰:一作诸川是也。渭水又东迳槐里县⑥故城南。县,古犬丘邑⑦也,周懿王都之,秦以为废丘,亦曰舒丘。中平元年,灵帝封左中郎将皇甫嵩为侯国⑧。县南对渭水,北背通渠。
【注释】
①田溪水:在今陕西省周至县附近。
②郿(méi)县:故城在今陕西省眉县东。
③武功县:古县名,治今陕西省武功县。成林渠:在今陕西省武功县、周至县附近,即下文的“灵轵(zhǐ)渠”。同一条河流在不同地域的名称不同。
④《河渠书》:即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是我国比较早的一篇关于水利发展史的文献。
⑤徐广:东晋学者,字野民,东莞姑幕(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⑥槐里县:古县名,治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⑦犬丘邑: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周懿王自镐徙都于此,秦更名废丘。亦称舒丘。
⑧左中郎将:郎中令的属官。皇甫嵩:字义真,东汉安定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人,时号名将。侯国:侯爵的封地。
【译文】
田溪水又北流,注入渭水。县北有蒙茏渠,上流在郿县承接渭水,东流经武功县,就是成林渠;东流经县北,又叫灵轵渠,《河渠书》以为是从堵水引过来的。徐广说,此渠又叫诸川。渭水又东流,经槐里县老城南。槐里县,就是古时的犬丘邑,周懿王曾建都于此,秦时称为废丘,又叫舒丘。东汉中平元年(184),灵帝将这地方封给左中郎将皇甫嵩为侯国。槐里县南对渭水,北靠通渠。
【原文】
池水北迳鄗京东、秦阿房宫①西。《史记》曰: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小,乃作朝宫于渭南,亦曰阿城也。始皇先作前殿阿房,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②,自殿直抵南山。表山巅为阙③,为复道自阿房度渭,属④之咸阳,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⑤也。《关中记》曰: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庭中受十万人。其水又屈而迳其北,东北流注堨水陂。陂水北出,迳汉武帝建章宫东,于凤阙南,东注泬水⑥。泬水又北迳凤阙东。《三辅黄图》曰:建章宫,汉武帝造,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其东凤阙,高七丈五尺,俗言贞女楼。非也。《汉武帝故事》⑦云:阙高二十丈。《关中记》曰:建章宫圆阙,临北道,有金凤在阙上,高丈余,故号凤阙也。故繁钦《建章凤阙赋》曰:秦汉规模,廓然毁泯⑧,惟建章凤阙,岿然独存,虽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观也。泬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一水北迳神明台⑨东。《傅子·宫室》曰:上于建章中作神明台、井干楼⑩,咸高五十余丈,皆作悬阁,辇道相属焉。《三辅黄图》曰:神明台在建章宫中,上有九室,今人谓之九子台。即实非也。泬水又迳渐台东。《汉武帝故事》曰: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渐台三十丈。渐,浸也,为池水所渐。一说星名也。南有璧门三层,高三十余丈,中殿十二间,阶陛咸以玉为之,铸铜凤五丈,饰以黄金,楼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璧玉门也。泬水又北流注渭,亦谓是水为潏水也。故吕忱曰:滴水出杜陵县《汉书音义》曰:潏,水声,而非水也。亦曰高都水。前汉之末,王氏五侯大治池宅,引泬水入长安城。故百姓歌之曰: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竟连五杜,土山渐台,像西白虎。即是水也。
【注释】
①鄗(hào)京:周朝初年的国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阿房宫:秦始皇时修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下文的“阿城”。
②周驰:四周绵延。驰:绵延。阁道:道路,阶梯。
③表:以为标记。阙: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
④属(zhǔ):连接。
⑤阁道:星名,共六颗。绝汉:横过天河。营室:星宿名,与天极隔着天河。
⑥泬(jué)水:古水名,渭河支流,上游泬水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潏河上游。即下文的“潏(jué)水”、“高都水”。
⑦《汉武帝故事》:《隋书·经籍志》记载:二卷,未著撰者。
⑧廓然:空旷的样子。毁泯:毁灭。
⑨神明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⑩井干楼:楼观名,像井干一样的楼观。井干:井上的栏杆,其形状或四角,或八角。
本文标签:水经注,渭水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水经注·渭水三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shuijingzhu/1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