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略(11)

作者 :或姜太公    时间 : 2013-11-23 整理 : 古诗文网

3. 关于朴素的军事哲学思想
《黄石公三略》包含有丰富的军事哲理思想。它初步揭示了人们的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对战争的认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许可。“端未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它朴素地看到社会在向前发展,事物在不断变化。而战争又是诸事物中最富于变化的事物,因此,治国要“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也就是要困时而变法,打仗要依据敌情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和行动。
《黄石公三略》初步认识到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它指出:“柔”而适中是美德,“刚”而失中是祸害,“弱”而有德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强”而不仁,会受到人们的怨恨和攻击。这样以来,柔者居上,弱者变强。因此,“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弱刚强处在不断相互转化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巧妙运用。“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它还认识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其反面转化,“造作过制,虽成必败。”在战争观方面,它从《老子》的反战观点中引出了积极支特正义战争的主张。它似乎看到了事物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认为战争是不好的,但是战争不会自行消灭,要用正义的战争消灭非正义的战争,“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
《黄石公三略》在论述士与民、将与众、德与威、仁与法、柔与刚、弱与强等关系时,注意到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片面性。这也是它在军事思想的某些方面能够超越前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它提出贤士是国家的骨干,而人民则是国家的根本,“得其于,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提出将士并重,认为掌握军队形势的是将帅,而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是士卒,二者缺一不可。认为君主和将帅既不能无德,也不能少威。君“无德则臣叛”,“无威则失权”;臣“无德则无以事君”,“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提出仁法兼施,“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对“顺民”实行仁政,对“凶民”用法令制裁。还提出刚强柔弱相宜,“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政治上它还提出了“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的思想。
  • 【上一篇:中略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标签:下略,六韬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下略(11)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liutao/1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