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12)

作者 : 范晔    网址 : www.shuzhai.org 时间 : 2013-11-06 整理 : 古诗文网

    湟中的月氏胡,原先是大月氏的另外一支,过去在退趟、;腿地区居住。月氏王被包抠旦顿杀死,剩下的部族分散开,向西越过葱岭。其中体弱的人向南进入山地,投靠羌人各部族生活,就同羌人通婚。到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收取西河地区,开辟湟中,月氏于是前来归降,与汉人混杂居住。他们虽然依附朝廷,但迟疑观望,他们跟随汉军打仗,作战的卖力程度也随着汉军形势的强弱而变化。他们的服饰、饮食、语言大致与羌人相同,也用父亲的名字和母亲的姓氏作为部族称号。他们大的部族有七个,能打仗的合起来有九千多人,分布在湟中和令居。还有几百户在张掖,称做“义从胡”。中平元年,他们同北宫伯玉等人反叛,杀害了护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陈懿,接着入侵作乱于陇右。
    论日:羌戎为害,从三代起由来已久了。汉时他们同匈奴相比,显得相当弱小,但在光武中兴以后,为害边境逐渐严重。朝廷决策在安抚治理羌戎并使其和睦上出现失误,军队将帅也违背许诺和信义。归附朝廷的羌人,有的落在豪强手中困苦窘迫,有的被迫屈身给人当奴仆干体力活。边境侦候有时太平无事,他们就心怀愤怒企图作乱;一旦桴鼓和兵革突然兴起,他们就身挂箭袋像鸟一样惊慌。所以在永初年间,羌人各部族像蜂群一样突起。于是化解仇恨,结盟起誓,招引山裹豪强,转而互相招呼聚集起来,举起树木作武器,身背柴薪当盾甲。兵车和战马扬起尘土,在三辅地区横行猖獗;僭称天子名号,在北地恣意凌虐。他们向东入侵赵、魏的城郊,向南进入汉、蜀的边界,阻塞湟中,切断陇西道路,焚烧陵园,劫掠城市,伤亡和战败的消息连续不断,向朝廷告急的文书天天都有。并州、凉州的士人,格外受到摧残杀害,身体强壮的男人则委身沙场,妇女则被捆起来做了俘虏。冢墓被挖开,尸体被暴露,死去的和活着的都受到涂炭。自从西戎反叛以来,没有侵凌欺侮大国像这样惨烈的。和熹皇后以女主执掌朝政,不和境外交往,朝堂上的意见害怕耗损兵力,心裹想着苟且偷安。有的人认为边疆各州难以援助,应该将他们放弃;有的人担心祸患的蔓延日益严重,不知道哪是尽头。出谋划策的人犹豫徘徊,勇猛之士也心存疑虑,结果将西河四个郡的人,迁到关右各县混杂居住。拆毁房屋,砍倒大树,断绝百姓留恋故十的念头;焚烧积蓄,破坏财物,为的是防止他们想着回来。这时候,许多将领像邓鹭、任尚、马贤、皇甫规、张奂等人,争着谋划雄伟的计策,又接受了朝廷征讨西羌的命令,调集军队,曾聚人马,企图等待时机钻字子。他们东西驰骋,忙着首尾相救,大军震动了几个州的范围,每天消耗千金的费用。发展到增加人口赋税,向王侯借用俸禄,收纳金钱和珍贵的彩色丝帛,征收粮食、盐铁作为积蓄。所用来贿赂美人和悬赏的、用于运输和慰问前来投奔者的费用,前后花费几十几万。有时虽杀死打败了羌人酋豪,摧毁破坏了他们的附属部落,投降的羌人和俘虏满路都是,获得的牛羊漫山遍野,但军队的文书还没有上报胜利和损失的情况,而羌人反叛的情况已经先报了。所以得不偿失,功绩抵不上所耗费的一半。军队在外,连续多年而未获胜,官吏智屈力竭,壮士悲愤而死。段颐接受任命,专掌军事,凭藉其山西人的勇猛个性,熟悉西戎的习俗和情态,想尽计谋,倾尽精锐兵力对付羌戎。段颓身背弓箭,在前冲锋,亲冒上百次生命危险,迎着冰雪,走过丁无数百回千折的山道,才消灭了西部羌人,最终平定束犯的敌寇。至于冲锋陷阵中被杀死杀伤的,追击和逃跑中溃散践踏的,脑袋被砍落在万丈深的山底的,肢体在万重悬崖上面分离的,无法统计。那些能够在草石裹面穿过逃出,使自己免于刀砍箭射的,一百个人当中超不出一两个。然而张奂极力主张“戎狄和我们是同一种气所生,不应当全部杀尽,流血弄脏了原野,会破坏阴阳的协调,导致变怪”。这是多么迂腐的言论啊!羌人虽然属于外患,但实在是很深的体内疾患,如果不从根上医治,就是将疾病留在心腹裹面。可惜敌寇大致被平定了,而汉的帝运也衰败了。呜呼!从前,先王治理九州,分别王畿和边远地区,知道夷貊性情不同,难以用道德驾驭,所以将他们远远地排斥在华夏之外,减少他们的贡赋,仅仅同他们约盟而已。像前漠和后漠驾驭西戎的方法,在根本上就错了。为什么呢?先零侵犯边境,趟充国将先零羌遭到内地;煎当入侵,马文渊将煎当迁到三辅。他们贪图暂时能够获得安定,相信羌人能够被驯服,计算着每天花费的权宜之计,忘记了治理世事的长远谋略,这难道是察知精微的人所做的事情吗?所以微子见到象牙筷子流下眼泪,辛亘征坦丛发出长叹。
    赞曰:金行之气刚猛,传布产生了西羌。氐差的酋豪分别部族,因而最终强盛。他们在鹰迺北部杀掠为害,在迳墨僭称王号。朝廷劳苦,忙于出谋划策;军队疲惫,穷于在外退敌。
本文标签:后汉书,西羌传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12)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houhanshu/1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