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志(上)(9)

网址 : www.shuzhai.org 时间 : :2013-10-03 整理 : 古诗文网

  (1)太原郡:在今山西中部。郡治晋阳。(2)秦置:秦庄襄王三年置郡。楚汉之际属西魏国,高帝二年属汉,六年为韩国,七年复故,十一年属代国,文帝元年复故,二年为太原国,四年仍属代国,武帝无鼎三年复故。(3)有家马官:臣瓒曰:“汉有家马厩,一厩万匹,时以边表有事,故分来在此。家马后改曰挏马也。”(4)县二十一:《高帝纪》以太原三十一县为韩国,王韩王信。此云“二十一”,后有析并。(5)晋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在晋水之阳,故名晋阳。汾水过东南。汉文帝为代王,始亦都此。(6)故《诗》唐国:相传尧始都于此,后迁河东平阳。(7)龙山:在古晋阳城西南十里。(8)有盐官:《志》载盐、铁、工官,通例皆在县下,也有在郡下。此县下、郡下皆载盐官,必有一个是衍文。(9)葰人:故城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10)界休:故城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南十五里。(11)榆次:故城在今山西榆次县。(12)涂水乡:在今榆次县西南二十里。(13)梗阳乡:在今清徐县。(14)中都:故城在今山西平遥县西。(15)于离:故城约在今山西汾阳一带。(16)兹氏:故城在今山西汾阳东南。(17)狼孟:故城在今山西阳曲县。(18)邬:故城在今山西介休县东北约四十里。 (19)九泽:在今山西平遥、文水二县间。(20)盂:故城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21)孟丙:当作“盂丙”。是以邑为姓。(22)平陶:故城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23)汾阳:故城在今山西静乐县西,汾水西岸。 (24)北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25)过郡二:过太原、河东。(26)京陵:故城在今山西平遥县东。(27)阳曲:故城在今山西定襄县东。 (28)大陵:故城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29)原平:故城在今山西原平县东。 (30)祁:故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五里。(31)上艾:故城在今山西阳泉市东南。(32)绵曼水:源于今寿阳县,(33)虑虒(lúyí):故城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34)阳邑:故城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35)广武:故城在今山西代县西南十五里。(36)句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贾屋山:在今代县北。俗名草垛山。
  上党郡(1),秦置(2),属并州。有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天井关(3)。户七万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六。县十四:长子(4),周史辛甲所封。鹿谷山(5),浊漳水所出,东至邺入清漳。屯留(6),桑钦言“绛水出西南,东入海(7)。余吾(8),铜鞮(9),有上虒亭(10),下虒聚(11)。沾(12)。大黾谷(13),清漳水所出,东北至邑成入大河,过郡五(14),行千六百八十里,冀州川。涅(15),氏涅水也(16)。襄垣(17),莽曰上党亭。壶关(18),有羊肠阪(19)。沾水东至朝歌入淇(20)。泫氏(21),杨谷(22),绝水所出,南至野王人沁(23)。高都(24),莞谷(25),丹水所出,东南入泫水。有天井关(26)。潞(27),故潞子国。陭氏(28),阳阿(29);谷远(30)。羊头山世靡谷(31),沁水所出,东南至荥阳入河,过郡三(32),行九百七十里。莽曰谷近。
  (1)上党郡:在今山西省东南部。郡治长子。有都尉,见《杜业传》。《续志》刘注“长子”下引《上党志》云:关城、都尉所治。(2)秦置:先属韩,降赵,后入秦,庄襄王四年因之。(3)上党关:《一统志》云,在屯留县境。壶口、石研、天井,所谓上党三关。石研关,即井陉关。(4)长子:故城在今山西长子县西。(5)鹿谷山:在今长子县西五十里。(6)屯留:故城在今山西屯留县南。(7)绛水:源于屯留县西南盘秀山,东流入漳。(8)余吾:故城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十八里余吾镇。(9)铜鞮:故城在今山西沁县南四十里。 (10)上虒亭:在铜鞮故城东南。(11)下虒聚:在铜鞮故城东。 (12)沾:故城在山西和顺县西北。 (13)大邑谷:“黾”乃“要”之讹。大要谷,在沾县故城东。(14)过郡五:上党、魏、广平、巨鹿、信都(钱坫说)。王先谦曰:“五”当为“六”。钱氏遗河间未数。(15)涅(niè):放城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五十五里故城村。(16)氏涅水:源于县西,东南流,入浊漳水。(17)襄垣:故城在今山西襄垣西北四十里。(18)壶关: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市北。(19)羊肠阪: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数十里。陂长三里,盘曲如羊肠。 (20)沾水:源于今山西壶关县东南,东南流,入淇水。(21)泫氏:故城在今山西高平县治。(22)杨谷:在今高平县西北。(23)野王:县名。属河内郡。(24)高都:故城在今山西晋城县治。(25)尧谷:在今晋城县西北。(26)天井关:在今晋城县南,太行山上。 (27)潞:故城在今山西潞县东北四十里。(28)陭氏:故城在今山西安泽县西南。 (29)阳阿:故城在今山西阳城西北四十里大阳镇。 (30)谷远:故城即今山西沁源县治。 (31)羊头山:在今沁源县北,西与介休县、西北与平遥县接壤。(32)过郡三:谓上党、河内、河南。
  河内郡(1),高帝元年为殷国,二年更名。莽曰后队,属司隶。户二十四万一千二百四十六,口百六万七千九十七。县十八(2):怀(3),有工官(4)。莽曰河内。汲(5),武德(6),波(7),山阳(8),东太行山在西北。河阳(9),莽曰河亭。州(10),共(11),故国(12)。北山(13),淇水所出(14),东至黎阳入河。平皋(15),朝歌(16),纣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卫。莽曰雅歌。修武(17),温(18),故国,己姓,苏忿生所封也(19)。野王(20),太行山在西北。卫元君为秦所夺,自濮阳徙此。莽曰平野。获嘉(21),故汲之新中乡,武帝行过更名也。轵(22),沁水(23),隆虑(24),国水东北至信成入张甲河(25),过郡三,行千八百四十里。有铁官(26)。荡阴(27)。荡水东至内黄泽。(28)西山(29),羑水所出,亦至内黄入荡。有羑里城(30),西伯所拘也。
  (1)河内郡:在今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以北。郡治怀。注曰“属司隶”。武帝征和四年置司隶校尉,职司与十三部刺史略同。其所察范围称司隶校尉部,包括三辅、三河、弘农,《志》只于此及河南郡下注出。十三刺史部所属九十六郡国,也有十三个郡国未注所属。且《志》以郡国为纲,以县为目,而不按州的次序。(2)县十八:王先谦曰:见《功臣侯表》者有临蔡县,无考。(3)怀:故城在今河南武涉县西南。(4)工官:掌管官营手工业之官。《志》载工官计十处,其中四处是既载于郡下,又载于县下(即泰山奉高、广汉洛县),故实即八处。工官所在,一般是当时官营手工业的中心。(5)汲:故城在今河南汲县西南二十五里。(6)武德:故城在今河南武涉县东南。孟康曰:秦始皇东巡时置,“自以武德定天下”。(7)波:故城在今河南济源东南二十里。(8)山阳:故城在今河南焦作市东。(9)河阳:故城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孟津在故城南。(10)州:故城在今河南博爱东南约四十里。(11)共:故城即今河南辉县。(12)故国:周厉王时共伯和国。(13)北山:在今河南辉县西北、今山西省境内。 (14)淇水:源于北山,东南流,在今河南淇县东南入河。(15)平皋:故城在今河南温县东二十里。 (16)朝歌:故城在今河南淇县。县西北有淇园。(17)修武:故城即今河南获嘉县治。故城东有小修武。 (18)温: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19)苏忿生:颛顼裔孙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昆吾,为己姓,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后忿生为周司寇,故苏为己姓。(20)野王:故城即今河南沁阳县治。(21)获嘉:故城在今河南新乡市西十二里。(22)轵:故城在今河南济源县南十三里。(23)沁水:故城在今河南济源县东北,沁水南王寨城。(24)隆虑(lù) :故 城在今河南林县。今太行山在其西。(25)国水:不详。(26)有铁官:传说隆虑县北隆虑山有铁。(27)荡阴:故城即今河南汤阴县治。(28)荡水:源于汤阴县西,东流,过县城,东入内黄县的黄泽。(29)西山:在汤阴县西北。(30)羑里城:在汤阴县北。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地理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