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历志(上)(3)

网址 : www.shuzhai.org 时间 : :2013-10-03 整理 : 古诗文网

  天之中数五(1),地之中数六(2),而二者为合(3)。六为虚,五为声,周流于六虚。虚者,爻律夫阴阳(4),登降运行,列为十二,而律吕和矣。太极元气,函(含)三为一(5)。极,中也。元,始也。行于十二辰,始动于子。参(三)之于丑,得三。又参(三)之于寅,得九。又参(三)之于卯,得二十七。又参(三)之于辰,得八十一。又参(三)之于巳,得二百四十三。又参(三)之于午,得七百二十九。又参(三)之于未,得二千一百八十七。又参(三)之于申,得六千五百六十一。又参(三)之干西,得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又参(三)之于戌,得五万九千四十九。又参(三)之于亥,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此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掌(滋)萌于子(6),纽牙(芽)于丑(7),引达于寅(8),冒茆于卯(9),振美于辰(10),已盛巳(11)咢布于午(12),昧萲于未(13),申坚于申(14),留孰(熟)于酉(15),毕入于戌(16),该阂于亥(17)。出甲于甲(18),奋轧于乙(19),明炳于丙(20),大盛于丁(21),丰茂于戊(22),理纪于己(23),敛更于庚(24),悉新于辛(25),怀任(妊)于壬(26),陈揆于癸(27)。故阴阳之施化,万物之终始,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
  (1)天之中数五:天数一、三、五、七、九,五居中。(2)地之中数六:地数二、四、六、八、十,六居中。(3)二者为合:即五、六之合。(4)爻律夫阴阳:《补注》引王先慎曰:“《易·系辞》爻也者,言乎变者也,爻也者,效天地之动者也。道有变动,故曰爻。故引申为凡有变动之称。律为阴阳十二律之总名,虚者所以载阴阳之气而出,故能变动乎阴阳之律也。”(5)太极元气,函三为一:孟康曰:“元气始起于子,未分之时,天地人混合为一,故子数独一也。”(6)子:滋也。(7)丑:纽也。(8)寅:演也。(9)茆:谓丛生。卯:茂也;冒也。(10)美:“羡”之讹。羡,言延长(王念孙说)。辰:震也。(11)巳:已也。(12)咢:即“遌”,遇也(周寿昌说)。午:牾也;仵也。(13)萲:蔽也。未:味也;昧也。(14)申坚:意谓万物生成。申:神也;身也。(15)酉:就也;秀也。(16)戌:灭也;恤也。(17)该阂:意谓完全收藏。亥:该也;核也。(18)甲:甲壳。(19)乙:轧也。(20)丙:炳也。(21)丁:壮也。(22)戊:茂也。(23)己:纪也。(24)敛更:当作“改更”(王念孙说)。庚:犹“更”。(25)辛:新也。(26)壬:妊也。(27)癸:揆也。
  玉衡杓建,天之纲也(1);日月初躔,星之纪也(2)。纲纪之交,以原始造设,合乐用焉。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畅)该成。故以成之数忖该之积,如法为一寸,则黄钟之长也(3)。三分损一,下生林钟(4)。参(三)分林钟益一,上生太族(簇)(5)。参(三)分太族(簇)损一,下生南吕。参(三)分南吕益一,上生姑洗。参(三)分姑洗损一,下生应钟,参(三)分应钟益一,上生蕤宾。参(三)分蕤宾损一,下生大吕。参(三)分大吕益一,上生夷则。参(三)分夷则损一,下生夹钟。三分夹钟益一,上生亡(无)射。参(三)分亡(无)射损一,下生中(仲)吕。阴阳相生,自黄钟始而左旋,八八为伍(6)。其法皆用铜。职在大(太)乐(7),太常掌之。
  (1)玉衡杓:即北斗七星的“斗柄”三星。(2)躔(chán):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3)黄钟之长:该积(亥177147)除以成数(酉19683),等于黄钟之长(九寸)。即177147÷19683=9(寸)。忖:切割;除也。(4)林钟:九寸(黄钟之长)减去九寸的三分之一,得六寸(林钟之长)。下生:指一个律管减去三分之一的长度而产生新律管长度的方法。(5)太簇:六寸增加六寸的三分之一,得八寸(太簇之长)。上生:指一个律管增加三分之一的长度而产生新律管长度的方法。下法类同。(6)八八为伍:孟康曰:“从子数辰至未得八,下生林钟。数未至寅得八,上生太簇。律上下相生,皆以此为率。伍,偶也,八八为偶。(7)太乐:官名。属太常。
  度者(1),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2)。以子谷秬黍中者(3),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4),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其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用竹为引,高一分,广六分,长十丈,其方法矩,高广之数,阴阳之象也(5)。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别也。寸者,忖也。尺者,蒦也(6)。丈者,张也。引者,信(伸)也。夫度者,别于分,忖于寸,蒦于尺,张于丈,信(伸)于引。引者,信(伸)天下也,职在内官(7),廷尉掌之(8)。
  (1)度(duó):量长短。(2)本起黄钟之长:《补注》引《律吕古谊》云:律长九寸,尺长十寸,是为益律九分之一以为度,而去尺十分之一以为律,尺非律不成尺,律非度亦不成律,《志》云‘本起黄钟之长’,明其相为用也。”(3)子谷:即谷子。秬黍:黑黍。中者:不大不小的。(4)一为一分:本作“一黍为一分”(王念孙说)。(5)孟康曰:“高一分,广六分。一为阳,六为阴也。”(6)蒦(huò,又读yuē):量度。(7)内官:官名。内官长丞,初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8)廷尉掌之:廷尉掌刑法,故兼掌法度之事。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1),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2),用度数审其容(3),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4),以井水准其概(5)。合龠为合(6),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7)。其法用铜,方尺而圜(圆)其外,旁有庣焉(8)。其上为斛,其下为斗(9)。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状似爵,以魔爵禄(10)。上三下二(11),参(三)天两地,圜(圆)而函(含)方,左一右二,阴阳之象也。其圜(圆)象规,其重二钧,备器物之数,合万有一千五百二十(12)。声中黄钟,始于黄钟而反覆焉(13),君制器之象也。龠者,黄钟律之实也,跃微动气而生物也。合者,合龠之量也。升者,登合之量也。斗者,聚升之量也。斛者,角斗平多少之量也。夫量者,跃于龠,合于合,登于升,聚于斗,角于斛也。职在太仓(14),大司农掌之。
  (1)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两龠为一合。合(gě):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2)龠:此指古代的一种管乐器。(3)用度数审其容:因度量长短而审及其容量。(4)此言一龠盛一千二百粒黑黍。(5)以井水准其概:言盛满以水平为准。(6)合龠为合:二龠为一合。(7)五量:即龠、合、升、斗、斛。嘉:善也。(8)此言五量之法。《补注》引《律吕古谊》云:“以二千倍黄钟之积为一斛,此古法也。黄钟积八百十分,则斛积百六十二万分。制法,以其尺再自乘为内方,规其外为圆,故深必一尺,容受不足,则微增其方圆;又不足,则旁庣以足之。”庣(tiāo):凹下或不满之处。 (9)上斛、下斗:孟康曰:“其上,谓仰斛也。其下,谓覆斛之底,受一斗。”(10)縻:散也(晋灼说)。(11)上三:指斛,及升、合。下二:指斗及龠。(12)钧:孟康曰:“三十斤为钧,钧万一千五百二十铢。” (13)声中黄钟,始于黄钟而反覆:对此解说不一。孟康曰:“反斛声中黄钟,覆斛亦中黄钟之宫,宫为君也。”臣瓒曰:“仰斛受一斛,覆斛受一斛,故曰反覆焉。”《补注》引《律吕古谊》云:“斛重二钧,其厚近鑮钟(古乐器),何以知之?以其声中黄钟之宫耳。”“其声无不中本律之黄钟,惟其容受不同,则音韵有高下耳。”(14)太仓:官署名。有令丞,属大司农。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本文标签:律历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