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参考翻译

注释
⑴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蓼,红蓼,秋日开花,多生水边。橘柚:橘和柚两种果树。
⑵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⑶片帆:指孤舟。孤光:指片帆在日光照耀下的闪光。
⑷征鸿:远飞的大雁,此喻离别而去的亲人。杳杳:深远貌。
⑸兰红:即红兰,植物名,秋开红花。江淹《别赋》:“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催霜。”忆潇湘:比喻分别在天涯的亲人,相互在殷切地思念着。传说舜南巡时,其妃娥皇、女英未同行,她们深感不安,随后赶去。在洞庭湖畔时,闻舜已死,悲痛不已,溺于湘水而死。

白话译文
长满蓼花的岸边,风里飘来橘袖浓浓的香,我伫立在江边远眺,楚天寥廓,江水滔滔流向东方。那一片远去的孤帆,在水天交汇处泛起一点白光。
我的目光追随着飞去的鸿雁,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思绪有如不尽的江水,随着茫茫的江涛漂荡。秋的红兰,江的碧波,一定会让他怀念深情的潇湘。


(www.shuzhai.org) 更新时间 : 2015-11-25

参考赏析

鉴赏

孙光宪写了十九首《浣溪沙》,这首是其中较好的抒情词。此作的抒情特点,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写景之笔,来抒发炽热的惜别留恋之情。
从词中描写的景象看,此是作者在荆南做官时所写。描绘的是中国长江两岸深秋时节的景色,一种特定的典型环境。
首句是写主人公送别亲人时,在江岸上看到的喜人景象。蓼花盛开,清风徐徐,传来阵阵桔柚的芳馨。在这蓼花争艳,桔柚成熟的季节,与亲人团聚,品尝蜜桔甜柚,该是很美好的。此时此刻,亲人却突然离别而去,这实在令作者感到惋惜。令人喜悦的景象,只写一句,在刹那之间,便转入抒发惜别之情,这种构思恰到好处。否则,过多的描写喜悦景色,便会冲淡惜别之情,改变词作的基调。
第二句“一望”二字,颇能传神,表现了主人公顷刻之间由喜悦变为忧愁的神态。第三句紧承第二句,在写景上,与第二句构成不可或缺的完整画图。仅看“片帆烟际”四字,可以说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第二句描写的是高远清廓的“楚天”。第三句描写客人乘坐小船,孤身只影,在烟水迷漫的江流飘荡。天上地面,景色凄清一片。江边船上,感情密切相连。仅看“片帆烟际”四个字,可以说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配上“闪孤光”三字,就突然改变了词句的感情色彩,给人一种孤寂凄清之感,写景与抒情结合得相当完美,有浑然一体之妙。
此词在抒情上,采用的是递增法,层层深化,愈转愈深。过片两句惜别留恋之情达到高潮。上句是写目送,下句是写心随,构思新颖巧妙,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确是风流千古的名词。这两句采用象征手法,以“目送征鸿”远去,象征依依不舍地送别亲人,以“目送征鸿”,象征心跟着亲人远去。结句似深情目送远帆时的默默祝愿。遥与“蓼岸风多橘柚香”首尾呼应,写出了潇湘美景,笔触又饱含深情。整首词句句写景,又句句含情,充满诗情画意,堪称佳作。

名家评价
汤显祖评《花间集》:“王弇州称‘归来休放烛花红’、‘问君还有几多愁’直是词手,假如此等调,亦仅隔一黍耳。”
王奕清《历代词话》引孙洙:“小词有绝无含蓄自尔入妙者,孙葆光之《浣溪沙》也。”
陈廷焯《云韶集》:⑴“‘片帆’七字,压遍古今词人。”⑵“‘闪孤光’三字警绝,无一字不秀炼,绝唱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昔黄玉林赏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昔在湘江泛舟,澄波一碧,映似遥山,时见点点白帆,明灭于夕阳烟霭间,风景绝胜。词中‘帆闪孤光’句足以状之。‘兰红波碧’殊令人回忆潇湘也。”
李冰若《栩庄漫记》:“‘片帆’句妙矣。‘兰红波碧’四字,惟潇湘足以当之,他处移用不得,可谓善于设色。”


(www.shuzhai.org/gushi/)

作者简介

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来源栏目: http://www.shuzhai.org/gushi/wudai/
本文链接: http://www.shuzhai.org/gushi/5789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